【本報悉尼訊】迴避性限制性食物攝取障礙(ARFID)也是一種飲食失調症,在澳洲幾乎與神經性厭食症一樣常見,不過民眾對此的了解的卻少很多,2013年才被確診為一種飲食失調症。
12歲的亞歷克斯從小在飲食上就非常挑剔,他的生長表測量值非常低,並且經常會感到不適,在四歲時,一整年只吃兩種食物——兩分鐘麵條和花生醬吐司,檢查顯示亞歷克斯營養不足,從那時起他就一直服用醫療所需的補充劑,也一直都在與避免進食作鬥爭,現在他鬆了一口氣,因為他的病情終於有了名字。
在2013年被正式認可之前,ARFID 症狀被包含在嬰兒和幼兒餵食障礙中,據估計會影響1%至3%的人口。
哈佛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托馬斯是ARFID領域的世界領先專家之一,她說,患有 ARFID的人往往會因為質地、氣味或味道等感官原因而限制食用某種食物,或者他們非常害怕吃了某些食物會發生不好的事情,例如嘔吐或窒息,或者本身對吃這些東西沒有興趣。而相較之下,神經性厭食症通常涉及對體重和身體形象的執著。
托馬斯教授說,一般的挑食並不是ARFID,必須在帶來相當嚴重的問題後才能達到確診的水平,其症狀可能包括體重不足、生長遲緩和營養缺乏,另外確診標準還包括心理社會影響,例如無法玩耍、學習、工作或離開家,許多患有ARFID的人體重正常,甚至可能會較重,因為他們喜歡吃的或安全的食物都是高熱量的。
ARFID通常與焦慮症同時發生,包括強迫症 (OCD),專家稱這對ARFID 的人來說也很常見,
而在亞歷克斯被診斷出患有ARFID之前,一些醫療建議也毫無幫助且令人痛苦甚至有害,比如強迫攝入某種食物,不吃安全食品,以及餓的時候吃某種食物,這有時會導致他入院。
墨爾本皇家兒童醫院青少年健康中心主任索耶教授表示,ARFID治療不涉及強迫進食,有時需要入院接受重新餵養治療,需要全面的臨床幹預措施,常見治療方法包括認知行為療法和家庭治療,並不是強迫吃他們認為噁心或害怕的食物,只是嘗試幫助他們食用之前可能沒有嘗試過的食物。
臨床心理學家哈奇森在墨爾本經營一家私人多學科診所,專門研究飲食失調。
他說,沒有兩種ARFID 演示看起來是一樣的,但治療的共同主題是幫助建立規律的用餐時間並減輕用餐時間的壓力,這可以包括制定一份安全食品清單,並慢慢擴展到他們願意嘗試的食品中。
不過,哈奇森說,在飲食失調專科診所之外,人們對這種疾病的了解仍然相對較少,部分原因是它與挑食有相似之處,區分有時候很困難,只有挑食處於極端狀態、特別是有證據表明對成長有影響的情況下,才會被確診ARFID,家長應向全科醫生提出任何疑慮,並可能尋求專家轉介。
目前,ARFID不包含在 Medicare 的飲食失調折扣計劃中,也不被NDIS認可,因此尋求治療可能費用高昂,甚至精神病學界英特爾有很多人也並不相信這一病症。(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