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布里斯本訊】澳洲航天史即將迎來關鍵里程碑,澳洲本土新創公司Gilmour Space宣布,首枚自主研發的Eris火箭計劃於本周四清晨從昆州北部的Bowen Spaceport發射升空,發射倒計時已經開啟,若成功進入軌道,澳洲將成為全球第12個掌握自主入軌技術的國家,將能躋身「太空俱樂部」。
成立於2015年的Gilmour Space由吉爾摩(Adam Gilmour)和弟弟詹姆斯共同創立,旨在為商業和政府客戶將小型衛星送入近地軌道,目標是提升澳洲航天自主能力,與馬斯克的SpaceX等國際巨頭競爭。
Eris火箭高25米,是三節式混合燃料火箭,可將150公斤小型衛星送入500公里低地球軌道,其95%零組件於黃金海岸工廠自製,獲澳洲太空總署與民航安全局(CASA)最終核准,得到了風險投資公司 Blackbird 和 Main Sequence、昆士蘭投資公司以及退休基金 HESTA 和 HostPlus 的支持,去年籌集了5500萬元用於資助其 Eris 的製造和測試。
發射團隊現在已進入最後36小時「乾檢查」階段,測試航電與動力系統,隨後將進行燃料加注。
火箭將搭載象徵澳洲精神的Vegemite醬與攝影機。
亞當透露,關鍵成功指標在於火箭能否穩定離開發射台,撐過10秒如同足球賽1比0領先,30秒擴大成2比0,第一節推進器分離就是3比0!
根據規劃,本周四至周日均屬發射窗口,氣象預報顯示這段時間天候穩定。
亞當坦言首射壓力巨大。
他說,史上沒有太空公司首次試射就能成功,SpaceX也是第四次才成功,但我們目標是第三次挑戰圓夢,如果有效載荷整流罩發射成功,那麼就已經到達了太空的一半路程,就可以拍攝一些精彩的太空和地球照片,如果進入軌道,機器就會拍攝地球的照片。
亞當說,澳洲不該糾結低毛利代工,而該鎖定軟件、芯片、國防等尖端領域,應聚焦高附加價值產業,航天業全球薪資水平高,即使本土人力成本較高,仍能與美歐競爭。
艾班尼斯總理去年視察黃金海岸工廠時,曾盛讚該公司展現「澳洲製造」實力。(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