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超市火腿培根難尋澳洲貨 供需失衡進口量創兩年新高

【本報布里斯本訊】昆州勞埃德走進超市熟食區想購買做火腿奶酪三明治的材料時,發現貨架上澳洲本土產品非常少。

在勞埃德去的超市中,22種包裝火腿僅4款使用澳洲豬肉製作,連超市自有品牌的本地火腿和培根近期也從貨架及萬羅平台消失,僅剩一個本土培根品牌。

勞埃德最終只能購買進口產品的經歷,正反映澳洲的一個全國性的困境,現在澳洲豬肉進口量已飆升至兩年新高。

根據澳洲豬肉生產者代表組織APL數據,自2000年代初以來,澳洲進口培根和火腿數量已增長四倍,如今佔據市場75%份額。今年三月前的12個月內,進口量更創下兩年高峰,達18.3萬噸,價值約10億元。

APL行政總裁安德烈說,許多消費者都已經注意到澳洲原料的火腿培根產品不見了。

面對質疑,零售巨頭高斯Coles、胡禾夫Woolworths和Aldi都強調會優先採購本地產品,但坦言需求遠超國內供應能力。
數據顯示,2023年澳洲生產46.6萬噸豬肉,其中5.9萬噸出口,但國內消費量(含進口)達69.5萬噸。
按照澳洲嚴格的生物安全法規,所有鮮豬肉必須本地採購,切片火腿和培根則多由美國、丹麥等國進口的冷凍去骨豬肉加工製成。

澳洲每年屠宰約540萬頭豬,每周約10萬頭。

澳洲最大豬肉供應商SunPork行政總裁范巴內維爾德說,過去一年,澳洲豬肉消費量成長了約 3%,新鮮豬肉需求旺盛,但剩餘庫存不多。但是每周增產1000頭豬需投入5000萬元,且耗時兩年,產能無法像水龍頭般即開即有。若增產的豬僅三分之二用於熟食加工,其餘三分之一就必須找到其他銷路。

澳洲肉類工業協會(AMIC)行政總裁瑞安說,國內豬肉競爭非常激烈,因為每個人都在從同一個有限的供應池中獲取豬肉,業界不會刻意減少使用澳洲豬肉,但當源頭產能不足,勢必需要進口產品補充,不同的零售商一年到頭都會上架和下架不同的產品,很難判定情況,從行業角度來看,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安德烈說,我們並非要求民眾不要買進口火腿培根,只是希望消費者在貨架有澳洲產品時優先選擇澳洲產品,這樣做能夠累積市場需求,給予農民和企業增產信心。(子力)

分享 / Share :

[post-views]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