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坎培拉訊】澳洲聯邦政府耗資1010萬元推動的國家緊急警報系統(NMS)因技術複雜性與協商延宕,原定2024年底啟用,不過現在已經延至2026年測試,2027年才能全面運作,反對黨痛批「將災民置於風險中」。
NMS是2023年1,010萬元緊急通訊改革承諾的一部分。根據規劃,NMS旨在透過SIM卡定位(精確至160米範圍),可突破「勿擾模式」等手機設定,強制向特定區域民眾發送災難警報,曾被視為補足現行各州警報服務的關鍵升級,尤其針對叢林大火、洪水和熱帶氣旋等緊急事件。
據悉,現行「緊急警報系統」僅能透過基地台發送區域簡訊,無法區分受災範圍內外用戶,且不支援部分國際旅客的SIM卡。2020年「黑夏叢林大火」期間,此漏洞導致部分居民未及時接收撤離通知,成為推動NMS升級的主因。
昆州災害協調中心官員私下表示,精準定位功能對疏散指揮至關重要,「每延遲一年,都可能增加社區風險」。
不過,通訊部長羅蘭(Michelle Rowland)的發言人坦言,在災害頻率加劇的環境下,確保系統可靠性至關重要,系統設計複雜度遠超預期,需與電信商反覆協商技術規格,目前政府已與所有行動網路業者簽約,正式進入建置階段。預計國家海洋監測站能夠在2026年上半年進行測試,並在當年晚些時候投入運營,預計全國可在2027年全面使用NMS。
在被問及該係統延誤問題時,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只是說,「希望系統早日到位」,未具體說明時程。
影子通訊部長麥金托什(Melissa McIntosh)直指這一延誤「不可接受」,批評工黨政府隱瞞進度。
麥金托什說,這關乎人命,卻未被列為優先事項,政府早該公開說明困境,而非在Alfred逼近時才被動承認系統未就緒。
前應急管理部長、現農業部長沃特(Murray Watt)曾坦言,大量民眾投訴現有警報「延遲或漏接」,原盼新系統於2024災害季啟用,不過NMS並非取代現行機制。
數據顯示,上周Alfred侵襲期間,各州系統仍成功發送450萬條警報。
昆州災害協調中心官員私下表示,精準定位功能對疏散指揮至關重要,「每延遲一年,都可能增加社區風險」。(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