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悉尼訊】本周聯邦教育部長公佈提案,要求到2025年將大學和職業培訓的國際招生名額限制在27萬,與大流行前的水平相似,比最近的峰值低約20%,反對該該政策的專家和部門領導人警告說,此舉可能會產生比預期更大的負面影響。
按照政府計劃,每個機構都將根據一項複雜的方法分配配額,雖然具體方法尚未公佈,不過據了解,該方法給主要城市大學的配額會低於目前的水平,而給其他大學的配額則較多,這也引發城市著名大學的強烈不滿,不過地區和郊區學校謹慎樂觀。
包括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澳洲國立大學、蒙納殊大學和新南威爾士大學在內的八大名校集團在七月曾向國會提交了有關政府計劃的調查報告,稱為逐個機構安排上限是一種「命令和控制制度」,「根本行不通」,國際學生不會順應政府的一時興起而改變在澳洲的留學目的地,他們在全球有太多選擇。
澳洲國立大學高等教育專家諾頓警告說,在大學之間分配具體人數是基於政治家或官僚對學生應該在哪裡入學的考慮,而不是基於學生想要在哪裡入學的考慮,會造成一些名額無人選擇,一些學校實際入學人數可能遠低於其獲得的上限水平。
諾頓說,絕大多數國際學生會選擇在大城市學習,這樣做「有充分的理由」,包括更好的就業前景以及有更多來自本國的其他移民。按照政府的邏輯,即使無法就讀大城市的學校,留學生仍會來澳學習,不過現在並沒有市場研究支持這一假設。
杜頓還警告說,為避免超過配額,大學可能會因此採取過於謹慎的態度,例如會向學生提供有條件錄取通知書,一旦學生人數達到上限,就會拒絕更多學生入學,這會損害大學和澳洲的整體聲譽。
不過,塔斯馬尼亞大學、臥龍崗大學和紐卡素大學等一些地區和郊區大學對上限帶來的「確定性」表示歡迎。
塔斯馬尼亞大學校長布萊克說,這是「明智且一致的」。
另外,有人還擔心,政府此舉可能會產生重大的經濟影響。
澳洲的國際教育市場是澳洲最大的出口產品之一,根據澳洲統計局的數據,到2023 年,國際教育價值將達到480億元,大約相當於煤炭出口額的一半和鐵礦石出口額的三分之一,這個數字包括了學費和留學生在澳洲國內的花費,不包括國際學生對勞動力的貢獻或他們在學習期間或獲得永久居留權的少數人之後所繳納的稅款。
在政府宣佈上限之前,該行業就警告說,上限可能會導致每年損失數十億元,該行業僱用了約 25 萬人,可能會導致大量工作流失,如果行業財務可行性受到損害,將會產生更廣泛的「溢出」後果,包括對其教學品質和研究成果的威脅,這些都會對澳洲勞動力的技能水平和生產力產生經濟影響。
墨爾本大學教授馬歇爾指責政府忽視了這些擔憂,沒有認真對待真正的改革,沒有後續的學生和科研資助計劃,學校目前必須自行補貼很大一部分研究成本,這些才是應該解決的關鍵問題,而不是學生人數。(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