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墨爾本訊】冰毒測試研究促使專家向二手車購買者發出警告,稱毒品痕跡很容易擴散到受污染車輛的表面和空氣中,可能使駕駛員和乘客面臨三手接觸的風險。
該研究由弗林德斯大學環境健康專家開展,,涉及與非法毒品交易有關的汽車的分析。
弗林德斯研究員克里前往墨爾本檢查了兩輛汽車,一輛是 Holden Cruze,另一輛是 Subaru XV,兩輛車都屬於一家保險公司,「已知受到甲基安非他命污染」,其中一輛車內發現了毒品管、箔片和一個毒品包,另一輛車內發現了 230 個注射器和毒品包。
研究人員希望評估其表面和空氣中殘留污染的程度,他們擦拭了儀表板、通風口和駕駛員側車門面板,同時將空氣採樣泵放置在一輛車的後備箱中和另一輛車的乘客座位上。
研究報告指出,從無孔或多孔表面採集的表面擦拭樣本中,85%都檢測到了甲基安非他命,在93% 的地毯和地墊等散裝材料樣本中檢測到了甲基苯丙胺。使用兩輛車上的兩種不同吸附管採集的六個空氣樣本都檢測出了甲基苯丙胺,在Holden Cruze的後備箱中檢測到了甲基苯丙胺,這表明甲基苯丙胺是在車後座製造的,或者是在車內轉移的。
克里說,項研究應該向那些可能沒有意識到潛在風險的潛在二手購車者強調隱藏的藥物污染問題,現在關於在房屋中檢測甲基安非他命的研究很多,但關於在汽車中檢測甲基安非他命的研究還不夠多,但我們確實知道汽車,尤其是二手車,可能會受到甲基安非他命的污染,接觸三手甲基安非他命可能會導致頭痛、皮膚問題、呼吸問題甚至行為改變等症狀,需要在這個領域進行更多的研究,以幫助確定污染程度,以及這種甲基苯丙胺是否會重新排放到空氣中和表面上,導致進一步的污染。
儘管研究人員承認,有關這兩輛汽車的歷史使用細節尚不清楚,但他們表示,結果至少應該引發對更嚴格監管的質疑,報告中說,雖然現在有針對住宅物業表面甲基苯丙胺含量評估和補救的健康指導方針,但對於車輛(包括汽車)卻沒有具體的指導方針,有必要對汽車修復效果進行調查,尤其是多孔材料的修復效果,以適當評估接觸甲基安非他命的風險。
克里說,任何對此特別擔心的人可以考慮使用市售的「小型甲基安非他命測試套件」。
這項研究已經引發了進一步的研究,目前正在更可控的環境中進行。
克里說,我們正在研究通過特殊方法污染汽車,然後再進行分析,看看撤離吸收了多少甲基苯丙胺,以及車內可能還存在多少甲基苯丙胺。(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