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更多青少年乾眼症讓人擔心 或因屏幕使用增預防更重要

【本報布里斯本訊】對於27歲的「數字原住民」布林克沃斯來說,正常工作日至少需要八個小時在筆記型電腦上操作,再加上她花在手機或流媒體上的時間,她每天的螢幕時間達到了兩位數。

2023年初,在眼睛第一次開始變紅發癢時,她曾將其歸咎於一直以來的濕疹,醫生建議她用嬰兒洗髮精清洗眼睛並使用藥物眼藥水,不过幾個月後,情況沒有任何改善,之後驗光師確認她患有乾眼症,稱經常對著電腦可能是導致乾眼症的原因。

黃金海岸驗光師Shaina Cheng在過去 12 個月曾治療過年僅12歲患兒的乾眼症。她說,她已經看到年輕人出現乾眼症的人數有所增加,這可能是因為數字設備使用量增加,作為一名眼科從業者,這讓她感到震驚,越早患上乾眼症,出現衰弱症狀的風險就越大。

昆士蘭科技大學驗光和視覺科學教授里德說,青少年乾眼症病例不斷增加也讓業界現在更加關註數字設備對眼健康的影響。大家現在已經認識到,環境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增加了乾眼症風險。傳統上,乾眼症被認為主要影響老年族群,而現在的研究證據已經表明,5%到20%的兒童可能患有乾眼症。

新南威爾士大學2023年發表的兒科研究綜述發現,全球高達26.6%的青少年患有乾眼症。

悉尼大學眼外科醫生兼眼科副教授Colin Chan說, 乾眼症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由眼睛上的保護層或淚膜出問題引起,可能會導致角膜出現微潰瘍,進而導致各種症狀,例如疼痛、疲倦或有摩擦感,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功能性視力喪失。

陳教授说,现在調查年輕人螢幕時間與乾眼症之間聯繫的研究還處於早期階段,但已經「出現了一些似乎一致的事情」。新南威爾士大學一項研究表明,使用手機或螢幕一小時後,眨眼頻率(對於補充眼淚很重要)會降低,而來自印度的另一項研究表明,屏幕使用超過三個小時,情況會變得更遭,另外,螢幕越小,情況就越糟糕。睡前使用螢幕也與年輕人的乾眼症有關,距離屏幕較近,就會更集中註意力,眨眼的次數也會更少。這是一個讓人擔憂的問題,因為如果情況變得嚴重,就可能影響生活品質。

乾眼症有治療方法,但陳教授說,像預防勝於治療,一旦淚腺完全喪失後,就沒有辦法替代,充足的優質睡眠、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健康飲食以及足夠的運動都是降低乾眼症風險的方法,對身體有益的事情也對眼睛有好處,在使用數字設備時應該定期休息並有意識多眨眼,另外儘早尋求讓驗光師幫助也很重要。(子力)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