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車輛註冊資料,徹底封堵長期被濫用的法律漏洞。新法規預計使昆州與澳洲其他州及領地監管措施趨於一致。
根據新法,私人業者未來若試圖追討費用,須直接透過司法程序,而非仰賴政府提供的車主個資。此舉大幅增加業者成本,預期能有效遏止濫發通知的行為,終結運營商以「偽罰單」威脅車主、不當收取費用的亂象,並強化民眾個資保護。
昆州運輸及主要道路廳行政總裁羅賓遜強調,修正法案將「永久關閉漏洞」,明確規定僅政府機構與法院有權執行罰款。
羅賓遜說,現在民眾日益重視個資保護,政府有責任確保資訊僅用於法定用途。
昆州私人停車場公司雖無法律執行權,不過多年來,如果表示正在採取法律行動的第一步,就可以向昆州政府索取登記細節、姓名和地址等資訊,並以此寄發外觀酷似政府罰單的「停車費催繳通知」,要求支付高額「罰款」,虛張聲勢,導致民眾誤以為具有法律效力。
2023年,時任交通廳長貝利(Mark Bailey)直指此類行為是「剝削」,前州政府隨即暫停業者調閱個資的權限。
在臨時禁令實施後,私人停車場投訴案件顯著下降,證實了政策有效性。
新法獲得了跨黨派與民權組織支持,被視為保障弱勢駕駛的關鍵進展。不過,有業界團體辯稱,其採取的部分措施是為確保車主履行契約義務,例如超時停車費。
對此,政府強調「契約糾紛應由民事途徑解決,不應濫用公共個資系統」。
目前,運輸及主要道路部尚未公布修正法案提交州議會的具體時程,但預期將優先處理此議題。(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