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悉尼訊】國際臨床試驗日之際,76歲的布萊恩用親身經歷詮釋了臨床試驗如何改寫人生軌跡,為醫療進步寫下鮮活註腳。
三年前,來自新州中央海岸地區的布萊恩被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這種源自骨髓的血癌往往需要長期化療與放療,在新州中岸地方衛生區(CCLHD)向他發出臨床試驗邀請時,他選擇加入一項突破性研究,在家自行註射治療藥物。
每天清晨,布萊恩都會在妻子Lesley的陪伴下完成藥物註射,整個過程不到30分鐘,較傳統治療節省了90%的時間成本。
這項創新徹底顛覆了傳統癌症治療模式,讓患者無需再耗費數小時往返癌症日間治療中心。這份解放讓他重新擁抱高爾夫球場,駕駛露營車穿梭於山海之間,更保持著對生活的掌控感,他能把時間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首席研究員賈格爾的臨床觀察顯示,居家治療模式不僅使患者感染風險降低37%,更通過增強自我管理能力,幫助78%的參與者重拾生活自信。
在新州,臨床試驗早已形成規模效應。當前超8000名患者參與著2000余項研究,覆蓋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重大健康領域。760余名專職人員構成的支撐網絡,讓新州在國際臨床研究版圖中占據重要位置。
醫學研究廳長哈里斯(David Harris)表示,我們正以開放姿態擁抱創新,這離不開8000個像布萊恩這樣的先行者。我要感謝他們每一個人,感謝他們致力於改善新南威爾斯州人民的生活。新州作為全球臨床試驗競爭目的地享有盛譽,在癌症、心臟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等領域的研究都取得了進展。
臨床試驗日的紀念意義,始於1747年林德(James Lind)博士用檸檬汁治愈壞血病水手的創舉。
時至今日,這項始於航海日誌的醫學實踐已演變為覆蓋200余種疾病的全球協作網絡。在新州,居家註射治療模式的推廣正在改寫癌症治療標準,多個區域醫療中心已啟動試點擴展計劃。
布萊恩的經歷也證明,當醫學創新與人文關懷相遇,治療不再只是延長生命的數字遊戲,而是重獲生活品質的藝術。
新州衛生廳也希望以此為契機,呼籲更多患者加入臨床試驗行列,共同書寫屬於這個時代的醫療奇跡。(美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