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時尚界再掀超薄風讓人遺憾 專家憂社群媒體推恐胖風潮

【本報坎培拉訊】2020年,剛走完香奈兒、華倫天奴、范思哲和芬迪秀場荷蘭模特Jill Kortleve成為高級定製時裝界的話題人物,她對英國《Vogue》雜誌說,是否適合某個品牌與身材無關。Kortleve的尺寸是AU 10-12。

事實上,此次秀場也是范思哲和芬首次嘗試迪「大尺碼」模特。

不過,然五年後的今天,在最近的2025年秋冬秀場上,大碼模特的比例還不到1%。

根據最新的《Vogue》商業體型包容性報告,在四個不同城市的198場秀和發布會上展示的8703個造型中,只有0.3%是大碼。只有2%的中型模特參與其中。與上一季相比,這兩個比例都有所下降。

該報告將大尺碼定義為 AU 18+。。澳洲女性的平均穿衣尺寸為AU 14—16。

《Glamour》雜誌的另一項分析顯示,在整個25秋冬倫敦時裝周上,有26位大碼模特出現,仍是四大時裝周中最具包容性的,而在三季前,倫敦時裝周上總共有85名大碼模特走秀。

米蘭在其25秋冬時裝周上沒有任何大碼模特。

澳洲模特和內容創作者瑞安說,如今看到大碼「代表性越來越小」,她感到非常疲憊,澳洲時裝周即將到來,她到現在也只找到了四位設計20號尺碼的設計師。

同為內容創作者和大碼模特的尼爾森回憶起去年的一次類似經歷,稱現在甚至已經不是缺乏包容性,而是明顯的排斥。

與此同時,社交媒體上也興起一股「恐胖」風潮。

臨床心理學家、蝴蝶基金會全國求助熱線經理考克斯說,社交媒體正日益讓那些對身體不滿意的人陷入焦慮。

該基金會 2 月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 12 個月內,超過 410 萬 15 歲以上的澳洲人因身體不滿而受到嚴重影響,患有飲食失調症的人數估計超過110萬人。

考克斯說,社群媒體本身不會導致飲食失調,但肯定有很多非常有害的內容,確實會促使進行比較,然後感到壓力,從而試圖改變自己的身體,讓自己被視為有吸引力。

在確定是什麽促使超薄風潮卷土重來時,許多批評家將矛頭指向了2021年6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了用於慢性體重管理計劃的Wegovy(塞馬魯肽)註射劑。

設計師品牌Collina Strada的創始人泰莫爾將責任完全歸咎於這種藥物及其替代品。她說,這種藥物造就了一個瘦身產業和一種新的趨勢,那就是越瘦越好。她擔心健身的普及性和名人使用的假象會刺激其他人去「按照時尚潮流來塑造自己的身材」。

考克斯說,現在醫學界對Ozempic等減肥藥的評估在篩查飲食失調方面是否足夠徹底表示擔憂。(美麟)

分享 / Share :

[post-views]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