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原住民在人類動物園供觀賞  博物館展示被遺忘黑暗歷史

【本報墨爾本訊】在墨爾本博物館,一支兒童手掌大小的回力鏢靜靜訴說著一段被遺忘的黑暗歷史。19世紀末,澳洲原住民曾被當作展品,在「人類動物園」中供人觀賞,這是澳洲本土的真實悲劇。

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30年代,歐美國家掀起了「人類動物園」風潮,人們渴望看到原住民的「自然狀態」,約6萬名原住民被販賣到歐洲和美國,參加民族誌展覽,也稱為人類動物園,在一部歷史紀錄片中,有原住民被剝光衣服,在人類動物園裡被當作展品,參與怪異、有辱人格和物化的表演。

澳洲至少有3組原住民群體成為受害者:1882年,昆州東南部K’gari島的3名Badtjala族人被帶到歐洲;1883年和1894年,北昆州 Palm Island和Hinchinbrook Island的17名Bwgcolman/Manbarra族人被販賣到海外。

這些原住民大多簽訂了極不公平的契約,甚至被迫離開家園,幾乎都沒有善終,大多因呼吸道疾病客死異鄉。

其中最悲慘的案例是,一名原住民的遺體被製成木乃伊,在Cincinnati的一個廉價博物館展出,直到1990年代才得以歸葬故土。

在歐洲,這些展覽被包裝成「人類學展示」或「文化表演」。

漢堡動物園的老板哈根貝克是最臭名昭著的策劃者之一,他在動物園里搭建「原住民村落」,讓原住民表演日常生活。

1889年巴黎世博會期間,主辦方甚至復製了吳哥窟等建築作為背景,將活人展覽推向極致。這種展覽不僅滿足了歐洲人的獵奇心理,更強化了「白人優越」的殖民意識形態。

1888年,為慶祝澳洲百年慶典,墨爾本動物園園長勒蘇夫在皇家公園內設立了一個「原住民營地」,招募了包括Dja Dja Wurrung族人在內的原住民進行表演,遊客只需支付門票,就能看到原住民「再現傳統生活」。

1920年,皇家公園的土壤中發現了一支兒童回力鏢,它很可能屬於當年在營地表演的某個原住民孩子。策展人莫爾頓經過多年研究,在一張1888年的老照片中找到了線索:照片中一個小男孩手里拿著的正是這樣一支玩具回力鏢。

許多人更希望這段歷史被淹沒,並就其現實意義進行爭論。但有些東西無法被壓制,最終浮出水面。

2010年,墨爾本藝術家尼科爾森根據皇家公園「原住民營地」的版畫創作了行為藝術作品《Camp Pell》。2025年塔拉沃拉雙年展上,莫爾頓將那支兒童回力鏢與22位當代原住民藝術家的作品一同展出(美麟)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