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悉尼訊】佛光山南天寺於農曆十二月初八當天早上,由國際佛光會雪梨協會代表到訪本報,並送來了傳統應節的「臘八粥」和星雲大師手繕揮春及座檯月曆,祝福澳洲新報及讀者們蛇年健康平安。
此外,佛光山還在臘八那天舉辦「平安吉祥法寶節」網上遊戲活動,廣結善緣,功德主和善眾,特別是小朋友們可透過二維碼參加「法寶趣味問答」及「法寶拚一拚」遊戲來加深瞭解臘八節的由來和意義。根據記載,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佛光山臘八粥廣結善緣辦法,過去的善士常在商旅客途中,置一座施茶亭,供人解渴;也有人施燈照明,給夜歸人方便行路。而如今社會進步,處處便利,施茶和施燈已成往日美事,不復再現了。一般說來,到親友家裡做客,主人奉上一杯熱茶、冰水、咖啡,以表敬意。無論是茶也好,咖啡也好,都只能解渴,不能除飢。在過去的叢林裡,每逢農曆十二月初八,佛陀成道日時,寺方便會準備臘八粥,分送給信徒食用。據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文載表示,他記得童年時,常常拿著碗到寺院要臘八粥,因為聽大人說,吃臘八粥能夠消災增福,在他幼小的心靈裡,並不懂得消災增福的道理,只覺得熱熱的一碗粥,吃得齒頰留香,心頭暖洋洋的,很舒服。社會上,也有很多詩人雅士,舉辦「粥會」,即以粥聚會。溫暖的八寶粥,希望如星星火苗,暖融此方他方的隔絕,遍佈朵朵心蓮燈光。於車水馬龍的城市中,結廬一處桃花源,予人飽足無惱。以下是有關臘八粥的原則、烹調方式及結緣辦法,與各界分享。1.佛光山及海內外別分院奉行「以粥代茶」的理念,接待十方信眾遊客,目的將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的慈悲、智慧和大眾結緣,也希望吃了臘八粥能夠消災增福,將平安吉祥帶回家。2.為了在臘月寒冬廣結善緣,溫暖人們的身心,每逢農曆的十二月初八,佛陀成道的這一天,佛光山及海內外別分院會在寺院、街頭、學校、醫院等,或以佛車方式廣發臘八粥。3.為結集、統一臘八粥的烹調方式,總本山擬於每年法寶節前一個月內,舉辦「臘八粥評鑑會」,邀請各別分院道場、事業單位前來調理臘八粥並給予評鑑。4.「臘八粥評鑑會」由都監院擔任評鑑會召集人,再邀請評鑑委員數人,除了「臘八粥評鑑會」指導外,年度中亦能隨時前往各別分院關心臘八粥的烹調方式。5.臘八粥烹調方式如下:(1)食材:蓬萊米一點五量杯、圓糯米二分之一量杯、芋頭一量杯、紅蘿蔔一量杯、米豆、蓮子或花生二分之一量杯、蓮子三分之二量杯、油豆腐一量杯、青江菜一量杯、油條二量杯、老薑二分之一大匙。(2)調味:油三大匙、醬油膏一大匙、淡色醬油四大匙、白胡椒粉一小匙、鹽二分之一大匙。(3)做法:1)先取蓬萊米和圓糯米混合洗淨備用。花生用水煮到入口即化的程度備用。蓮子蒸熟,一樣要蒸到入口即化的程度。油豆腐切一公分丁,炸好備用。紅蘿蔔切一公分丁,炸好備用。芋頭切一公分丁,炸好備用。將油條切零點七公分備用。將青江菜燙熟後過冷水,撈起擠乾水分,切零點七公分備用。2)另起一鍋倒油,加入醬油、油膏爆香,接著將處理好的花生、蓮子、油豆腐等材料炒香,再加入四百毫升冷水、胡椒粉下鍋滷,以小火滷至水收乾備用。3)再起一鍋倒油,先爆香薑末,接著加入米炒香。4)再取一湯鍋,放三千毫升冷水、紅蘿蔔一同煮開。將炒香的米倒入煮開的水中。五分鐘後,將芋頭加入稀飯中一起煮。5)十分鐘後,將滷好的花生、蓮子、油豆腐等材料,一起倒入稀飯中煮。燜熟廿五分鐘後,加入鹽、油條、青江菜等一起攪拌均勻,蓋上鍋蓋熄火,讓稀飯與所有的材料在鍋中醞釀、融合約五分鐘後,就可以食用了。6)臘八粥保持色澤鮮明,讓人心生歡喜。不能讓油浮在水面上,看起來油膩膩的;也不能讓它看起來湯湯水水。味道必須融和、統一的,不能讓人吃出分裂的感覺。在統一里又有一點差別;同一個味道中,略帶生薑的餘香、芋頭的香味達到「五味調和百味香」。7)臘八粥是和諧的粥飯,必須靠恭敬心、供養心、用心,才能煮出好味道。色香味俱全,能讓吃的人歡喜無比。分享 /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