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央網信辦發布通知,自即日(15)起展開為期3個月的「清朗.整治短影音領域惡意營銷亂象」專項行動,針對惡意虛假擺拍、散布虛假信息、違背公序良俗及違規引流營銷等四大類亂象進行集中整治,旨在持續營造清朗健康的網絡空間。
根據「網信中國」微信公號消息,該行動自4月15日啟動,面向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網信辦同步推進,目標是打擊短影音平台中透過惡意手段博取流量的行為,並加強平台審核與治理能力,保護網民合法權益。此次整治聚焦以下四大問題類型:一、惡意虛假擺拍:包括假扮新就業人員、虛構「苦情」情節、製造悲慘人設、利用「賣慘」吸引流量,或打著「助農」「扶貧」名義設計悲情劇本引流獲利;還包括刻意打造所謂「成功人士」「社會名流」等虛構形象,以及擺拍打架鬥毆、低俗辱罵等不良內容。二、散布虛假信息:使用剪接拼貼、斷章取義、冒用身份等方式製造不實訊息,或渲染家庭矛盾、職場衝突、暴力事件,激化社會焦慮與群體對立;同時包括以「換臉」「換聲」「P圖」等技術偽造內容,冒充專家散播假消息,尤其涉經濟、法律、醫療等專業領域。三、違背公序良俗:透過「街訪」「搭訕」等形式對陌生人進行騷擾,內容涉及性暗示、撩妹求吻、暴露裝扮等低俗行為,藉此誘導觀眾互動。影片標題或配文中刻意包含軟色情詞彙,渲染性挑逗氣氛。四、違規引流營銷:利用「國學」「中醫」「快速致富」等噱頭吸引中老年群體非理性消費,或以「曝光內幕」「行業黑幕」等聳動標題吸粉,甚至假借「打假」「探店」「維權」名義誤導大眾對品牌與產品的評價。通知強調,專項行動將全面從嚴執法,針對違規平台及帳號依法依規處置,並將公開曝光一批典型案例,以形成震懾效應。網信辦同時要求壓實平台主體責任,強化內容管理、完善標籤與推薦演算法、優化營利權限設定,並暢通用戶舉報渠道,確保整治成效可持續落實。通知指出,整治工作要「一抓到底」,對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持續督導處理,強調「要談效果,更要見長效」。分享 /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