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訊】最近改編自矛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電視劇《北上》在央視一套及愛奇藝平臺首播,引發廣泛關注,實時收視率峰值破3,刷新近兩年劇集首播日實時收視率紀錄。
該劇以京杭大運河百年興衰為背景,通過河畔一群90後青年的人生軌跡,展現了鄰裡溫情、少年成長與時代奮鬥的故事。
該劇改編自徐則臣獲茅盾文學獎的同名小説,原著榮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並以話劇、音樂劇等多種形式呈現。
與很多嚴肅文學改編作品不同的是,劇集中的故事幾乎是另起爐灶,在保留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重塑了一個新時代的運河故事。
故事以京杭大運河爲背景,聚焦生活在運河邊的6名“90後”少年,講述他們從青澀少年到北上創業的成長曆程,凸顯了時代洪流下無數中國家庭的生活群像與90後群體的成長足跡。
故事講述了運河沿岸花街六戶人家三代人的和睦生活與奮鬥歷程。父輩們依靠運河為生,做船運生意致富,但自2000年京滬高速公路貫通後,傳統船運遭受沖擊,六戶人家各自面臨困境。與此同時,夏鳳華、謝望和等「花街六子」從青春玩伴成長為北漂奮鬥者,最終又返鄉創業,變身家鄉的守護者。
此外,劇組還深度挖掘運河的歷史、民俗和飲食文化,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徐則臣坦言,希望觀衆們在《北上》電視劇中體驗到流淌在教科書裡、流淌在中國大地上的那條河流,如何也真實、鮮活地流淌在我們的血液裡。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建說,大運河既是南北之間物資交換的重要渠道,也帶來了南北方文化、藝術、生活方式、人才等的流動,要用優秀的文學作品,更個性化的表達,賡續前輩薪火,傳承千年運河文脈,並推動其走向更廣闊的世界。韓敬群更指出,由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以來,《北上》已達成阿拉伯文、意大利文、波斯文、土耳其文、泰文等10餘個語種版權合作,希望有越來越多像《北上》這樣的優秀作品,在國際上得到更廣泛傳播,進而推動大運河文化走向更廣闊的世界。(美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