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布里斯本訊】隨著熱浪席捲澳洲大部分地區,空調行業正面臨嚴峻的技能短缺,澳人每年花費近190億用於降溫,但全國僅約26,000名勞動力從事空調和製冷機械工作。
康利(Ron Conry)在20世紀60年代加入空調行業,因發明了一種現在被全球空調製造商採用的部件而獲得澳洲勳章(OA)。其夥伴林沃爾特(Sam Ringwaldt)也擁有二十年相關經驗,兩人認為空調正從奢侈品轉變為必需品。康利指出,消費者傾向用完即棄,導致製冷工人忙於安裝新設備。林沃爾特表示,AOZHOU 每年售出約150萬臺設備,新設備安裝與現有設備維護的用工競爭激烈。沃恩是昆州一家空調公司業務經理,他發佈高級製冷工職位空缺廣告後僅收到少數海外應聘者回復,而在澳洲也沒有人具備足夠的技能可以勝任這項工作。澳就業與技能部門也證實全國有500多個該職位空缺,昆州有近150個。沃恩表示,客戶經常找不到合格工人,工作難度增加。昆州多種執照要求導致電工常被預訂從事製冷工作,但他們只能安裝某類空調不能維修。林沃爾特和康利認為公眾對製冷行業實際作用缺乏瞭了解,阻礙了行業發展。林沃爾特說,製冷機械師的工作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是一個謎,很多人並不了解這個行業,也不知道事實上澳洲有四分之一電力用於製冷,政府應關注這一需求,特別是向清潔能源過渡時,空製冷調是重中之重。數據顯示,澳洲有2.6萬名合格製冷工人,其中5500人在昆州。沃恩說,他已經注意到該行業存在人員流失趨勢,且流失導致留下來的工人年齡趨於老齡化。據氣候變化、能源、環境和水資源部(DCCEEW)報告,製冷劑處理許可證持有者平均年齡從2017年的40歲增至2023年的41歲,25歲以下持有者不到10%。沃恩表示,年輕人進入行業後,我們會盡力進行培訓,但是在年輕人中很難找到真正願意投身這個行業的人才,企業也經常找不到合格的學徒,結果技術人員往往只會更換設備而不會修理,這讓客戶感到失望。林沃爾特指出,有人夏天開空調時發現它不工作,可能是因設備自去年夏天後未使用且未維護。為了保持運行,他建議配備加熱功能的空調應該在冬季運行,另外夏天不要讓設備運行低於22度,以節省電費。現代空調壽命約10至15年,購買新空調前應該先考慮維修可能。(王傑)分享 /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