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悉尼訊】在剛剛結束的財年,破產的公司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原因是成本上升、不確定的貿易環境以及澳洲稅務局(ATO)的激進做法令企業倒閉。
企業監管機構本周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25財年(截至6月15日),有14105家企業破產,較24財年的11053家猛增26.8%。這一數字增加之際,澳洲稅務局正准備兌現其加大債務執法力度的承諾,目前該局正在追繳約1050億元的企業稅收債務。除了向拖欠巨額稅款的公司背後的董事發出標准的董事罰款通知外,澳洲稅務局還開始直接從企業賬戶中扣押資金,並限制一些人離開澳洲的能力。信用調查公司CreditorWatch首席經濟學家科爾霍恩(Ivan Colhoun)表示,2025財年顯然是澳洲有記錄以來破產情況最嚴重的一年,但這更多的是在澳洲稅務局在疫情期間對債務采取軟化立場後的反彈問題。他說,在新冠大流行期間,稅務局對公司更為寬容,當稅務局恢復正常的催收活動時,受到疫情財務衝擊的公司和使用稅務局進行信貸的公司都受到了影響。科爾霍恩表示,2025財年最後幾個月記錄的破產數量趨於穩定,可能表明企業正在感受到2024年的所得稅減免、生活成本減免措施和能源補貼,但美國的貿易政策仍是一個重大問號。他說,隨著經商成本和生活成本的下降,CreditorWatch預計未來6個月破產情況將進一步企穩,隨著低利率的好處逐漸顯現,2026年上半年可能會有所改善。這一切都取決於美國關稅和貿易政策對全球增長的影響程度。Business Reset主管阿徹(Jarvis Archer)也認為,企業破產可能會企穩,他表示,盡管總體數據令人擔憂,但一些背景因素很重要。與目前在澳洲經營的公司數量相比,這種資不抵債水平實際上被認為是正常的。從各州數據看,新州上一財年破產的公司最多,有5427家,維州有4028家,昆州有2566家。與去年同期相比,北領地企業遭受的損失最大,破產企業增加102.3%,至87家。在各州中,維州的破產數量增幅最大,躍升40.7%。科爾霍恩表示,維州工黨的政策是原因的一部分。他說,與許多其他首府城市相比,現在墨爾本的房價似乎相對便宜,有一些復蘇的前景。根據ASIC的數據,按行業劃分,建築業受到的打擊最嚴重,上一財年有3417家企業破產,比2024財年的2977家建築商無力支付賬單增加了14.8%。住宿和食品服務業緊隨其後,繼24財年的1668家企業之後,25財年共有2352家企業破產。周二,全國卡車運輸公司XL Express宣布也將關閉業務,約200個工作崗位將受到影響。運輸和倉儲業的破產企業在25財年上升45%,至681家。(蘇)分享 /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