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柏斯訊】澳洲最大的農業合作社正在尋求退出與印尼億萬富林逢生家族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該合作夥伴關係涉及共同擁有東南亞的多家麵粉廠,麥芽廠和港口資產。
總部位於柏斯的CBH公司是澳洲西海岸的最大糧食收購,加工,儲存和出口商,與東海岸的穀物公司(GrainCorp)公司分別主導這個國家的西海岸和東海岸糧食市場。CBH公司正在尋找退出它與林逢生家族的三林集團(Salim Group)合資企業Interflour的出路,該合資企業在印尼,馬來西亞,越南和菲律賓擁有並經營著九家麵粉廠,但一直在與侵蝕其利潤的高穀物價格作鬥爭。此舉正值三林集團希望通過3.93億元收購銅金礦公司Rex Minerals及其位於南澳Hillside銅礦開發項目來擴大它在澳洲的礦產業務之際。Rex Minerals董事會本周一宣佈它支持三林集團的收購要約並建議股東接受。CBH由西澳約3500名農場主控制,自近20年前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來,這家農業合作社的部分成員對與三林集團的聯繫一直存在不滿 – 三林集團也是一家主要的方便麵生產公司背後的控股企業。Interflour可以從CBH及其農場主成員那裡購買小麥和大麥,但沒有義務這樣做。事實上,它經常選擇從世界其他地區的CBH競爭對手那裡採購小麥和大麥,從而存在利潤衝突。據瞭解,CBH正在考慮將其在Interflour的股份出售給三林集團或第三方,但由於現有合作夥伴關係的條款,這一過程變得複雜。此次出售將釋放資本,因為CBH與世界四大糧商之一,美國農業綜合企業巨頭嘉吉公司(Cargill)的澳洲子公司合作,計劃在柏斯南部建造一座大型油菜籽壓榨廠,旨在利用對生物燃料不斷增長的需求獲利。競爭對手穀物公司也正在考慮建造一個類似的大型油菜籽壓榨廠,並為其設定了超過5億美元的價格標籤。在CBH的上一份年度報告中,該合作社將其持有的Interflour近50%的股份賦予了1.336億元的賬面價值。CBH指出,Interflour在2022-23年度面臨嚴峻的狀況,其利潤受到穀物價格高企導致的艱難貿易環境的影響,而該公司難以延續這一利潤。它說:「這降低了麵粉業務的獲利率,因為穀物的高成本無法收回。」Interflour 去年的收入為13億元,但只獲得了微薄的利潤;CBH獲得的派息份額僅為約為100,000元。在與第三方事件有關的期間,越南的港口運營有時也會關閉。越南胡志明市外的港口碼頭與Interflour擁有的一家麵粉廠和獨立的麥芽廠相連。Interflour 合作夥伴關係始於 2005 年,當時三林集團熱衷於從澳洲向上游採購小麥,而 CBH 則熱衷於向東南亞下游採購麵粉及加工產品。目前,該公司的小麥碾磨能力每天超過6300噸,每年可向東南亞市場供應約180萬噸麵粉。西澳商人哈威(Greg Harvey)領導Interflour 13年,直到2018年卸任。他被現任總裁芬茨(Avi Fintz)取代,後者在Ralone公司和高盛(Goldman Sachs)任職後加入了這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合資公司。三林集團還通過買下力拓集團(Rio Tinto)的新州煤礦物業務,擁有擁有新州的Mount Pleasant 煤礦,儘管煤炭價格從歷史高位回落,但該煤礦在 2023 年為林逢生家族帶來了近 1.8 億美元(2.67 億澳元)的股息收入。(南平)分享 /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