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全球唯一超級大國,世界政治為之一變,這對美國政治機制是十分嚴峻的考驗。美國的國際發展戰略出現了 180 度的大折騰。
首先,自由派認為,冷戰勝利確認了美國政治機制是正確的,政治路線鬥爭歷史性地終結了。注意,這是“對錯哲學”指導政治方向最重要的歷史時刻。因此,美國認為“美歐集團”的政治經濟機制和思想體系是人類整體的發展方向,專門總結了一套供其他國家改革的經驗,即“華盛頓共識”。具體做法是,在全球全力推廣“市場經濟機制”(經濟)、“民主政治機制”(政治)、普世價值(意識形態),同時通過建立世界貿易組織監管經濟發展進程。美國的三大法寶在全球光芒四射,市場經濟高速發展,民主革命遍及全球,“普世價值”深入人心,人類在經濟、政治、思想(哲學)三個方向都找到了方向,面向“政治正確”,全人類發起了衝鋒,迎來了自由主義發展的“30 年”。
“系列文章 1”說過,“美歐文明”僅占世界人口的不到 15%,讓其他所有國家和 8 大文明全面接受“普世價值”,此路不通。這就是“對錯哲學”經常產生的問題,在一個局部“對”,在其他局部不一定“對”,甚至被視為“錯”。同時,不同國家市場經濟成熟程度不同,“美歐文明”用了大約 200 年的時間完成了“商品經濟”向“資本經濟”的轉型,其他國家花費 20-30 年剛剛摸到“資本經濟”的門檻,雖然沒有完成轉型,已經很不錯了。這個轉型無論如何在“500 天”內絕對不可能完成,一旦采取 “500 天” 這樣極端的做法,後果相當苦澀血腥。實話實說,誰會讓自己七歲的孩子直接考大學呢?
有人說, “500 天計劃” 是 “別有用心” ,有些道理,但是過分了!礦工認為如果談 “用心” ,總體上是美國 “新自由主義” 經濟學家們的一片誠心,是追求高效實現 “政治正確” 的結果。理論上符合邏輯,實踐中欲速不達。
最嚴重的問題是,美國在殘酷的冷戰爭霸中,形成了謀求霸主地位的政治格局,例如,美國對外援助署始終用冷戰思維推行美國的國際戰略,以顏色革命為推手,顛覆他國,控制他國。同時,由於美元在國際市場上一家獨大,美國在冷戰後普及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立場是,依靠美元可以始終保持經濟霸主的地位。因此,一方面美國在全球推行自由主義價值觀,一方面始終保持美國爭霸的政治機制。在冷戰後,美國沒有削減全球的軍事投資,反而在不斷增強在全球的軍事參與。例如,蘇東集團的軍事機制“華約”解散了,美國沒有解散“北約”,俄烏戰爭的出現,自然而然。再如,如果俄羅斯能夠快速形成市場經濟,有利於美國控制世界經濟,“500 天計劃”確實有維持美國霸主地位的考慮。
現代經濟理論有無數派別,但是所有經濟學家都同意,壟斷是政治腐敗的起點。這個觀點有無數歷史案例可以證明,舉例子都是多余的。美國政治爭霸的心態和美元主導世界貨幣的地位相結合,導致美國冷戰後正式形成了追求世界霸主和貨幣壟斷的政治機制,這是美國兩黨的共識。國內民主,國外稱霸是所有帝國通行的政治結構,美國並非例外。
嚴格來說,美國冷戰後推行全球化的進程是兩件事平行展開,1)建立世界大一統的政治經濟秩序和“普世價值”價值觀;2)維持美元的國際壟斷地位和美國霸主地位。這就是“系列文章 1”所說,在政治上處於“(國)民的世界”,謀求國家利益,在思想上處於“人(類)的世界”,信仰“普世價值”,追求精神完美。老百姓講話,典型的雙重人格。
這一平行進程被阿富汗戰爭徹底中斷了。直白地說,美國不再努力建立世界大一統的政治經濟機制了,開始集中全力維系美國利益,確保美國的世界霸權。拜登和特朗普
的主要差別是,拜登依然持續“雙重人格”,特朗普徹底轉向“利益優先”。學界認為,特朗普開啟保守主義路線,有些人甚至認為是“民粹主義”路線。都有道理,但是過於膚淺。在全面介紹政治經濟改革思路的時候,我們再來說特朗普政治路線的歷史意義。
礦工不用“好壞”界定社會發展問題,現在例外一次:能夠實現“多元化“的經濟是好經濟,人類經濟機制從“商品經濟”的私有制發展到“資本經濟”的集體所有制證明了這一點;一旦偏離了“多元化”,好經濟也會變為壞經濟,“貨幣壟斷”導致美國經濟變為“戰爭經濟”,證明了這一點。把這個判斷用於社會領域,可以說成:能夠“互助互利”的社會就是好社會,歐盟拆除國家壁壘實現高速發展,證明了這一點;一旦偏離了“互助互利”,好社會也會變為壞社會,歐盟支持烏克蘭激化俄烏對抗,證明了這一點。從抽象高度把這兩個經濟、社會判斷合並成一個哲學判斷,則有:如果人類文明“多元共生”發展,人類文明就是好文明,短暫的全球化和世貿組織對人類經濟的貢獻,證明了這一點;偏離了“多元共生”發展,人類文明就是壞文明,俄烏戰爭和巴以衝突,證明了這一點。如果“讓現代國家機制”繼續惡性發展,人類文明將從壞文明走向野蠻。這段話是對人類整體的經濟發展、政治發展、意識形態發展的最宏觀的總結。
至此我們也可以總結說,導致全球化戛然而止,世界進入“新戰國時期”,各國自掃門前雪,最重要的因素是美國的霸主政治。美國政治機制的蛻變是美國兩黨共同努力的結果。政治經濟現象都是表面現象,核心問題是人類思想界找不到發展全球化的路徑,思想僵化(政治正確)是所有問題的根源。例如,美國從“普世價值”角度盡了最大的努力,這是實話實說,人類意識形態不僅沒有進步,反而更加分裂了。拜登的“政治正確”路線導美國社會本身嚴重分裂就是最好證明。遺憾的是,迄今人們還沒有認識到“政治正確”和社會分裂之間的緊密關係。因此,我們不得不看看,人類在意識形態領域究竟出現了什麼問題。這一條看清楚了,牽一 而動全身,人類經濟 、政治、社會三個層次的改革從哪裡下手也就清晰了。我們先看意識形態的“三百年”。
(悉尼礦工,文化研究者,退休礦業人士,著有《中西文明與生命價值》等專著,歡迎各位讀者來信共同探討,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收件人:礦痴(Paranoid 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