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歐文明”中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博弈持續了200多年,其間,形態和主題不斷地變化,主流差異始終存在。 “美歐文明”是當今的主導文明,美國是“美歐文明”的領導力量,不了解美國的政治發展動態,就看不清楚世界的發展方向。這將導致個體的精神焦慮,導致群體的發展誤判。
簡單說,民主黨奉行自由主義,共和黨奉行保守主義。拜登和特朗普都年事已高,是兩種主義的忠誠代表,通過他倆,最容易看懂美國的主義之爭。聽年輕人吵架,要聽懂原因;聽老年人吵架,要明白背景。下面說說美國政治發展的大致輪廓,不但可以看出來未來十年美國政治機制的大致走向,還可以推斷人類社會的大致走向。
一、拜登的自由主義
拜登執政僅四年,推行“自由主義”的成果卻很大。通俗地說,“政治正確”是人類社會給“拜登政治”起的外號。同學之間起外號最能捕捉特點。我們可以從國際政治、美國社會、經濟戰略三個角度看拜登“政治正確”這台大戲。
一)國際政治。最好的例子是“民主同盟”。參加這個同盟的國家是通行“民主政治”的國家,同盟反對的是通行“集權政治”的國家。很顯然,這是冷戰模式的繼續。種瓜得瓜,俄烏戰爭爆發了。冷戰期間,國際政治最突出的特點是代理人戰爭,阿富汗戰爭拖垮了蘇聯的經濟,俄烏戰爭同樣是代理人戰爭。不用腦子也可以看出來,拜登要用俄烏戰爭拖垮俄羅斯。美國對烏克蘭的軍援,用一個“拖”字就能概括,總是比戰爭需求晚上一、兩拍。
除了“拖”字,還有一個“拉”字,即把歐盟“拉”進了美國的戰車。前面說過,歐盟用美國網絡科技支持烏克蘭打俄羅斯,失去了三年發展科技的資金和時間,在科技競爭中落後於中美形成的第一陣營。離開美國的科技戰車,歐盟根本沒有戰鬥力,深深地與“民主同盟”綁定,成為美國世界戰略的軍事伙伴。
最後還有一個“推”字,拜登無論目的如何,實實在在地把烏克蘭“推”向了失敗。
二)美國社會。美國社會中自由主義案例很多,最鮮亮的是“自由選擇性別”。改變性別不但要動手術,而且要終身服藥,風險較高,即便如此,在拜登執政期間,改變性別蔚然成風。相比之下,墮胎自由簡直是政治上小兒科問題。
美國社會“政治正確”現像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把黑人稱為黑人那是進監獄的罪過,要說“非洲裔美國人”;為了讓黑人能進美國著名大學,不惜改變百年大學的招生標准。中華傳統政治有一個“不侮鰥寡”的信條,就是要照顧社會最底層的人。拜登把這個好的信條推向了極端,讓社會最底層的人成為最自由的人,例如,可以自由地從商店拿走,以前叫偷走,1000美元的東西,而不被法律追究。
三)經濟戰略。拜登在經濟領域最大的動作是把俄羅斯踢出美元結算系統。用美元作為武器整頓國際政治秩序,懲罰俄羅斯,這是妥妥的“政治正確”!美元是美國經濟的壓艙石,這是拜登為“民主同盟”做出的最大貢獻。用“兩肋插刀”來形容拜登對“民主同盟”之忠勇,絕不為過,而且十分形像。美元一旦成為政治工具,一旦美國有權沒收其他國家的美元債券,在“各國自掃門前雪”的時代,美元立刻喪失了統領世界經濟的“中立地位”。美聯儲幾十年全力證明美元是調節世界經濟的“中性經濟工具”,拜登讓聾子都聽到了,美元是美國貨幣,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以上幾個案例並不是要評論拜登在三個領域的成敗得失和對錯與否,而是要勾畫出“自由主義”政治的輪廓。把拜登和特朗普比較一下,就知道美國“主義之爭”有多麼激烈。
二、 特朗普的保守主義
我們從上述三個領域,用相同的案例進行對比。
一)國際政治。最近特朗普十分清晰地說,美國可能退出北約。對歐盟來說,這是天大的事,俄烏戰爭怎麼辦呢?美國不退出的條件是,北約必須承擔自己的費用,當然包括美國在歐駐軍費用。
縱觀特朗普的立場,他一萬個搞不明白,美國每年在全球上萬億的軍事開銷,到底讓美國得到了什麼實惠?政治盟友越多,經濟開支越大。一個家庭可以很大,但是家庭成員要各盡其責,不能靠啃老致富,歐盟啃老的老底被特朗普掀開了。這就是保守主義的國際價值觀,無論什麼聯盟,首先重視經濟基礎。這與拜登為了民主自由,別說錢了,生命皆可拋,是完全不同的價值觀。
二)美國社會。都說特朗普好色,他只是反復確認自己是有能力的男人。這與一陣子是男人,一陣子是女人,格格不入。這也是保守主義的價值觀,即維護傳統價值。自由主義堅決維護個體的自由決策權,無論這個決策與社會道德標准多麼格格不入,必要的時候,會用政治權力保護這種小眾的決策。自由主義為小眾自由,不惜違背大眾的道德標准。
特朗普不搞“政治正確”那套名詞游戲,他的票倉是鐵鏽地區信奉新教的白人,卻能夠獲得許多黑人選票,因為他堅決反對移民,移民搶了黑人的工作。民主黨通過引入非法移民抑制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這個辦法歐洲發達國家已經做了近20年,不同的是,歐洲以接納難民為主。這種移民政策導致歐洲和美國都陷入了深刻的社會危機,人口結構發生了變化,白人社會正在變顏色。特朗普也必須應對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問題,但是他有更為激進的方案,即把加拿大和墨西哥並入美國,既可以獲得北方的物質資源,又可以有南方的便宜勞動力。美國之所以必須同時接納兩國,主要是為了維持美國白人的多數和新教的價值觀,這是保守主義移民政策的底線。
三)經濟戰略。在美元問題上,特朗普心裡罵拜登的“兩肋插刀”千百遍,但是不敢對外說。他還沒有上台,反復強調美元是美國的核心利益,已經開始警告“金磚國家集團”不要另行創造國際貨幣支付體系。這是他給“兩肋”止血的第一步。很清楚,他現在只能止血,不能拔刀,因為恢復美元國際“中立貨幣” 地位已經完全沒有希望了。特朗普給美元止血的另一味重要的金創藥,是降低政府開支,主要有兩項。一個是降低海外軍費開銷。如果不再補貼北約,如果不再開戰,美國每年減少1萬億美元支出,絕對沒有問題。另一個措施是政府減員增效,一年至少要降低2萬億美元開銷。這兩條如果做到了,甚至可能做到不用增發美債維持政府運轉,美元的國際地位就會提升。更重要的是,特朗普任內一定會增發至少3萬億美債,用於建設和完善基礎設施。這筆美債和上述拜登的兩種開銷相比,是有經濟回報的。保守主義經濟政策關注的核心是投資回報率。
悉尼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