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中我們對比了拜登的自由主義和特朗普的保守主義在國際政治、美國社會和經濟戰略上的不同,最後談到特朗普反復強調美元是美國的核心利益,為此可能要降低海外軍費開銷。如果這樣,要麼北約自主發展,要麼美國撤出北約,不是特朗普小氣,而是保守主義決定的,美國要放棄拜登那種舍命陪君子的政治戰略了。靜觀全球,除了阿根廷之外,所有國家都必須據此做出調整,適應特朗普的政治經濟戰略。這一篇我們進一步談談兩種主義之爭。
三、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博弈結果
以上概括了美國主義之爭的要點。看官們把礦工的陳述與那些地緣政治專家的評論做個對比,自然知道,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專家們在天上,雲裡霧裡;礦工在地下,實實在在。再次強調,此文不是要評判兩位老人的對錯,各位看官會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此文通過全面理解兩位老人的政治思路,管中窺豹,揭示“美歐文明”的大致走向,在“各國自掃門前雪”的時代,觀察世界會出現哪些大的趨勢。
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人類社會的發展,從來不是一條直線,就像一條河流,曲折向前。中國老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是用大寫意的筆法描述社會發展規律。我們就稱其為“三十年左搖右擺”吧。當然,這裡的“三十年”不是准確數字,而是一個大致輪廓。無論東西南北中,無論社會規模大小,都擺脫不了這個“三十年左搖右擺”的規律。
近代最清晰的案例是新中國成立後,中華文明三十年計劃經濟,三十年市場經濟,轉彎速度猶如過山車。主導世界發展的“美歐文明”,民主黨冷戰後在全球推行自由主義,最輝煌的時期是建立世界貿易組織,推行經濟全球化,發動顏色革命。期間雖然有共和黨執政,美國始終堅持了,在全球建立市場經濟機制和民主政治機制這個自由主義的大方向,而且在全球成功地推廣了自由主義的價值觀。這一波自由主義的全球化持續了大約30年時間。 特朗普開始了保守主義的政治路線,由於政治經驗不足,拜登領導了自由主義的回光返照。特朗普再次執政後,信不信由您,這波保守主義浪潮將會持續至少10年。判斷顯得有些主觀,但是對把握社會發展規律,對做出正確投資決策,具有重要意義。
用中國和美國的社會發展做對比,可以看出兩種文明發展特點不同。雖然都符合“三十年左搖右擺”,中美由於文明慣性不同,有些明顯差異。中國幾乎完全符合三十年大周期,因為官本位文化抑制政治變化,要麼不變,要麼大變;美國也符合三十年大周期,因為自由求變的文明慣性,其間會有偶然性的小調整,拜登的出現就是典型案例。
社會這種周期性變化,導致在轉型期間,思想衝突十分激烈,左右互相攻擊,言辭激烈,甚至粗魯。思想界出現這種情況,無一例外,都是視野太窄導致的;民間出現這種情況,無一例外,都是經濟利益受損導致的。左右搖擺很折騰人,但是如果仔細看這些左右變化,就會發現,社會還是向前發展的。中國出現左轉,回不到文革時期的狀態;出現右轉,也不會再有改革開放初期的極端現象,社會是在螺旋式發展,就像河流曲折向前。
一個人走路,要左顧右盼,有利於規避風險。知道了社會發展左右搖擺的規律,與其對變化大動肝火,不如審時度勢,這是美國兩派政治博弈給我們老百姓帶來的啟迪。這種對現實世界的客觀分析,十分有助於克服焦慮症。
二)三百年河東,三百年河西
沿著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的歷史脈絡順藤摸瓜,有一個更大的周期,即社會意識形態在三百年左右出現大幅度搖擺,我們就叫它“三百年左搖右擺”吧。這個規律適用於所有具有長期文明歷史的社會,無論東西南北中,無一例外。當然,這個“三百年”更是一個像征性的數字,指的是三百年到五百年這樣的大周期。例如,中華傳統文化中就有“五百年有聖人出”的說法,說的是同樣的意思。
“美歐文明”自由主義思想的哲學根源來自笛卡爾(1596年-1650年)和費希特(1762年-1814年)。笛卡爾的“我思”開啟了審視“自我”的時代,費希特則把它提高到審視“自我”與“非我”的關係,這個提升花費了哲學家約200年的時間。在宗教領域,新教實現了個體信仰的解放,在哲學領域,笛卡爾和費希特把西方文明的思考從 “神”轉向了“人”。
在數字時代,數字成為物質和精神的最終表達,現代學者突然感到,歷代“聖人”、“先知”、教宗,雖然比當時的人類超前或超越許多,有些超前千年以上,都是用不同的語言在表述信仰,猶如穿著不同語言的舊衣服,成為當代意識形態舞台上的小醜,這是2024年巴黎奧運會藝術印象派表述的全部內涵。由此可見,在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自由主義的興起具有極強的解放意義。用一句話總結,西方社會從宗教統治的“神的世界”轉向了認識自我的“人的世界”,這個轉變從新教取得“三十年宗教戰爭”勝利(1648年)開始算起,還不到四百年的時間。在這三百多年的時間裡,西方文明每30-50年都會出現特朗普和拜登這樣的左右搖擺,即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的博弈現象。
了解了這個宏觀進程,有利於避免焦慮,最重要的是,避免了用“對錯”去衡量一種思想體系或主義。歷史告訴我們,“對錯”存在於左右搖擺的過程中,既非屬於左,也非屬於右。用“對錯”給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判生死,就像為了右手的主導地位,堅決砍掉左手一樣,是精神分裂症的病態。
礦工有幸地或不幸地,經歷了中國左右搖擺最厲害的時期,跳出“對錯”看問題,才有了今天的點滴心得,與看官們分享,也期待先學們指正。
悉尼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