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議會制、行政制和“資本壟斷”——三百年大轉型(之三)

此時股票市場已經出現,但是上市公司全都有絕對控股的股東,也就是說,資本雖然登上了經濟舞台,但是“資本經濟”第一階段是“資本壟斷”,發達國家無一例外。私人或家族的巨型國際“金融財團”成為國家開發殖民地的堅強後盾。此時看官們就會知道,中國現在的經濟以國有公司為主,股票市場以絕對控股股東為主,不是像美國說的那樣,“違反市場經濟規則”,而是完全符合市場經濟成熟的特點和階段性,就像美國 1880-1920 那段時間。“資本壟斷”是“資本經濟”的成熟過程,誰也不能跳躍過去。
此時,歐洲出現了一段穩定的發展,這個階段曾被稱為“第一波全球化”。這是從“商品經濟”轉向“資本經濟”提高經濟效率的結果。好日子永遠不長,當“資本壟斷”成型之後,國家以“帝國”形態開始了惡性競爭,歐洲整體進入“戰國時期”,戰爭模式很像中國從“春秋”時代的諸侯國整合為“戰國”七雄,“現代國家機制”進入了“合並同類項”的階段。
隨著行政制的發展,歐洲政治機制進入了議會制階段。大英帝國從弱到強的崛起是歐洲普及議會制的關鍵因素。“日不落帝國”的強勢發展迫使其他歐洲帝國“不得已”走向議會制。當時的議會制不是完善的“大眾民主機制”,而是壟斷財閥的工具,政治社會的特點是私有財團合縱連橫,通過議會爭奪行政權力。“壟斷資本”在“商品經濟”十分發育的國家,導致了多次金融危機,英國的“南海危機”和美國 1800 年-1880 年的“政黨舞弊時期”都是典型案例。變為行政制之後,國家之間的競爭逐步從“封建大帝”的表演變為“政府權臣”的能力較量,俾斯麥是這個時期的典型人物。資本雖然是多元的,最初總是以壟斷形式出現,壟斷方式繁多。一旦出現了能夠代表國內所有大型財團的機會,立刻出現集權政治,希特勒是典型代表。這是集權政治產生的內因。
從外因看集權政治。17-19 世紀的歐洲,市場經濟(商品經濟)率先發育的國家,如英國和荷蘭,通過幾次大型經濟危機逐步削弱了“資本壟斷”,“資本壟斷”弱了,議會制則日趨完善,兩者互相推波助瀾,形成了政治機制效率極高的霸主國家,第一個領土遍布全球的霸主帝國“英聯邦”誕生了。對於那些經濟實力比較弱的國家,為了後來居上,往往傾向用政治權力調動國家所有潛力,雖然有議會,普遍采取集權政治機制,對外爭奪市場,對內壟斷市場,希特勒的德國和布爾什維克的俄羅斯是典型案例。當代轉型國家都有從“商品經濟”轉向“資本經濟”的挑戰,阿根廷百年內數次崛起後崩潰,意識到必須打破“資本壟斷”,即同時打破國家(貨幣干擾經濟)和
私人(財閥壟斷)兩種“資本壟斷”。發達國家的歷史告訴我們,沒有一個國家僅僅
靠教科書能夠走上良性的“資本經濟”。
“現代國家”爭搶世界資源的唯一結果是戰爭,戰爭越打越大,一次世界大戰不過癮,很快開打第二次。
“大眾民主機制”與“資本多元化”
美國和歐盟集團的經濟結構實現“資本多元化”(良性資本經濟)是“美歐集團”戰勝蘇聯的根本原因。美國是“資本多元化”的最大功臣。美國反壟斷的傳統是從 1880 年解決政黨干預經濟問題之後開始的。“大蕭條”暴露出“壟斷資本” 的破壞性,美國政界開始全力打擊“壟斷資本”,典型事件是法院肢解美孚石油公司,肢解資本最常用的“康彩恩”機制。這是美國“資本經濟”高速發展、超越所有歐洲國家的制度性原因,這也是美國二戰前政治機制效率遠遠高出歐洲國家的制度性原因。“美歐集團”全面進入良性“資本經濟”是在二戰後。美國肢解了德國和日本的壟斷財閥,世界長時間沒有大國之間的熱戰。
“美歐集團”贏得冷戰勝利的另一個原因是通過“馬歇爾計劃”打破國際“資本壟斷”。
美國在二戰中積累了世界上大部分黃金儲備,形成了事實上的“國際資本壟斷”,美國用這些資本扶植歐洲建設良性“資本經濟”,這是國際上最大規模的、“雙贏”的資本運作,令美國獲得了極高的國際信譽,令美國成為“美歐文明”的精神領袖。介紹美國培育“資本經濟”需要較長篇幅,若有興趣可以參看《中西文明與生命價值》一書。
美國破除資本壟斷最突出的成績有兩個。一個是成立世貿組織,一個是歐盟的誕生。歐洲發達國家嘗到了資本“雙贏”的甜頭,居然能夠克服歐洲數千年戰爭形成的文化矛盾和國家矛盾,通過二十多年的努力,不是 500 天,拆解了許多國家之間的經濟和政治壁壘,形成了歐盟。在培育“自由資本經濟”方面,歐洲後來居上。我們需要重點說說歐盟如何平穩地完成對“現代國家機制”的改革。
歐盟形成政治經濟結盟的先後順序十分完美,正所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先從“商品”入手,成立奧鋼聯,整合歐洲鋼鐵工業;然後從“資本”入手,建立經濟共同體,引導投資機制融合;在形成歐洲議會和理事會之後,最後從“貨幣”入手,推出單一貨幣“歐元”。礦工“市場經濟成熟三階段”的理論(商品、資本、貨幣)被歐盟流暢的形成過程證明是正確的。歐盟案例對於我們探討人類社會未來政治機制的發展至關重要,因為歐盟的形成過程實際上是人類未來走向全球化的一次大彩排。成立歐盟的唯一教訓是,在貨幣機制方面,歐盟的做法有些草率,正是因為這個失誤,歐盟偉大的發展節奏被橫空出世的“貨幣經濟”打亂了。
(悉尼礦工,文化研究者,退休礦業人士,著有《中西文明與生命價值》等專著,歡迎各位讀者來信共同探討,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收件人:礦痴(Paranoid Miner。)

分享 / Share :

[post-views]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