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庇護者子女難圓大學夢 獎學金少且申請門檻高

【本報坎培拉訊】馬勒基,一位22歲的年輕女性,已擔任六個月的殘疾人支持工作者,她對此工作充滿熱情。然而,她心中還懷揣著成為警察或護理人員的夢想,但簽證問題讓她步履維艱。她和家人目前持有過橋簽證,這意味著如果她想上大學,必須支付高昂的國際學生學費,這在經濟上對她來說是不可能的。

馬勒基八歲時隨家人逃離伊朗來到澳洲,盡管她在澳洲完成了小學和中學教育,但中學畢業後的選擇卻十分有限。

與馬勒基處境相似的還有阿比舍克,他七歲時隨喪偶的母親從斯裏蘭卡來到澳洲,同樣持有過橋簽證,庇護案件仍在等待法院裁決。阿比舍克來自受迫害的Tamil族群,他意識到自己無法和同齡人一起上大學,因為缺乏工作和學習的權利。他的建築夢想也因此受阻,但他仍在建築行業做志願者,希望通過學習技能為未來鋪路。

本周,馬勒基和阿比舍克在堪培拉會見了政治家,此時正值難民倡導者在國會大廈舉行抗議活動。

25歲的蘇米曾面臨與馬勒基和阿比舍克相似的困境。六年前,她以學校副校長的身份畢業,但成為一名醫生的夢想因高昂的國際學生學費而破滅。然而,在2018年分享她的故事後,蘇米獲得了獎學金,現在在澳洲國立大學攻讀醫學研究生學位,並已完成了一年的實習。她希望成為一名農村地區的全科醫生,這是她兒時的夢想。蘇米一家也是Tamil人,從斯裏蘭卡逃到澳洲後,仍持過橋簽證。

近年來,幫助像蘇米這樣的學生的獎學金數量有所增加。澳洲國立大學的貝克同時也是Refugee Education Australia的主席,她指出,雖然現在有28所大學提供全額免學費獎學金,但相對於成千上萬的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尋求庇護者來說,這些獎學金仍然屈指可數。

Refugee Education Australia希望各大學能提供更多獎學金,並已向各大學請願,以確保目前的人道主義獎學金不會受到擬議中的國際學生人數上限立法的影響。貝克認為,如果政策允許尋求庇護者至少獲得一個國內名額,並提供其他貸款選項,那麽這些獎學金就不再是必需品。

此外,高等教育貸款計劃(HELP)只適用於澳洲公民、紐西蘭公民和那些擁有永久保護權的人,這導致其他擁有永久居留權的人無法獲得貸款,從而阻礙了他們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貝克強調,這些人無法推遲支付學位費用,意味著他們無法發掘許多希望學習並從事專業工作的人的潛力。澳洲難民教育希望教育部和內政部能更有效地溝通,以消除這些「反常現象」,為尋求庇護者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美麟)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