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布里斯本訊】昆州內陸地區與巴基斯坦相隔甚遠,而當你不會說英語時,這種距離感似乎還會進一步加劇。
不過費薩爾在Mount Isa 街頭結識巴基斯坦朋友後情況改變,朋友建議她去當地圖書館,她在那裡發現多元居民社區。費薩爾通過小組縫紉課程學英語,如今在當地超市有工作,鎮上也有了朋友,還剛生下第一個孩子。她說以前因語言障礙,丈夫得解釋他人話語,不懂語言在任何國家都難找工作。塞克斯頓是Mount Isa多元文化社會社區行動(CAMS)的多元文化項目協調員。她說機構致力於幫助移民社區感受到社會和經濟融合的歡迎。CAMS 在昆州有 19 個由州政府資助的地方分支機構,每個計畫都是根據當地社區的需求量身定制的。在Mount Isa,CAMS每周都會組織縫紉課程,來自不同國家的女性齊聚一堂,一邊縫紉、喝茶,一邊練習英語。塞克斯頓稱,對於那些擅長縫紉的人來說,這也是一個教授初學者縫紉技巧的好機會——這是一個絕佳的互動契機。澳洲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3%的澳人在家講英語以外語言,偏遠的Mount Isa市這一比例也達15%。許多人如費薩爾丈夫般移居此地從事採礦業。費薩爾與小組合作的首個項目是為Mount Isa醫院產科病房縫製毯子,她的第一個孩子就在此出生。懷孕時,她母親擔心她無助,她則表示自己並不孤單,因為有好朋友相伴。蘭姆登丈夫在礦山找到工作後,她去年9月從泰國搬到Mount Isa。她喜歡此地安靜,且沒有交通堵塞情況,與家鄉相反。她既開心能學修補衣服,也喜歡小組社交活動,通過活動學會與來自多國的朋友對話,她為此驕傲並稱住在這裏很開心。三周前,地質學家奧塔克為尋工作機會從厄瓜多爾出發,經悉尼生活五個月、Bedourie小鎮生活一年半後,搬到Mount Isa。她稱這是全新的澳洲偏遠體驗,雖然此前從未做針線活,但她很高興借此結識新朋友,女士們還幫她操作機器,這對想提高英語、瞭解他人故事的她而言再合適不過。(王傑)分享 /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