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悉尼訊】對24 歲的悉尼居民哈穆德來說,找髮型師是一項挑戰。她說,許多美容院並不主動宣傳自己是否對頭巾友好,因此很難判斷他們是否會尊重客戶的需求。
哈穆德表示,一種常見誤解是戴頭巾的女性不關心自己的頭髮,也不需要專業的頭髮護理,實際上,許多戴頭巾的女性仍然重視並優先考慮健康、保養得當的頭髮,只是她們的方式比較低調。
Charles Sturt University伊斯蘭研究與文明中心副主任凱斯金表示,穆斯林婦女可以在公共場合或與非家人在一起時遮蓋身體的某些部位,包括頭髮。古蘭經提到了謙卑對男性和女性的重要性。它沒有具體說明原因,因此所有穆斯林都找到了自己的原因,相信智慧。在公共場合,包括在理發店,周圍出現其他非親屬男性的幾率更大。
哈穆德找了一位在公寓工作的資深美髮師,重視口碑和美髮院對戴頭巾顧客的理解,包括一個可以在不對公眾開放的情况下,或者有時在沒有電話或相機政策的情况下進行髮型設計的空間,另一個好處是找到一個可以處理長時間戴在頭巾下的頭髮的專業人員,這可能需要「獨特的護理」。
她認為這不僅關乎頭髮,更在於在尊重個人和文化需求的空間裏得到理解,促進了美容行業對文化的尊重。
悉尼西南部的理髮師卡爾尼布也認為包容性非常重要。
作為Rana’s Hair Design的首席髮型師和店主,她已經為當地社區服務了15年,每天都有戴頭巾的顧客來光顧。身為穆斯林,她深知能讓顧客進來而不必感到被與世隔絕的沙龍有多重要。
卡爾尼布的簡單辦法是在臨街窗戶上裝紗窗隔斷,這樣顧客摘下頭巾時就安心了。擋板豎起來後,顧客感覺就像在沙龍裡一樣自在,享受普通的沙龍體驗。居民們也都明白,豎起擋板後,客戶的伴侶或當地男性就不該進來。雖然換郵差時偶爾有人闖入,但都會被大聲制止。
對於戴頭巾的婦女來說,她們不喜歡家訪或被隔離在小角落,更喜歡成為沙龍活動的一部分。
在即將進行的翻新工程中,卡爾尼布計畫使用遮光窗簾,既能保護室內隱私,又讓顧客能欣賞室外風景,以提升體驗。她呼籲更多美髮師採取額外措施,歡迎戴頭巾的顧客,其實滿足每個人的需求和喜好並不難。(王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