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坎培拉訊】最新房地產市場分析顯示,盡管近期部分首府城市房價出現回調,跌破峰值,但長期來看,降幅微不足道,長期增長趨勢依然堅挺。
根據Cotality(前身為CoreLogic)發布的最新數據,悉尼住宅價值雖較歷史峰值微跌1.1%,但過去十年累計漲幅仍高達61.6%,凸顯出澳洲房產市場的長期增值潛力。
各州首府城市呈現差異化表現,比如墨爾本當前房價較峰值回落5.4%,但十年間仍實現43.8%的可觀增長;布里斯本和阿德雷德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十年累計漲幅分別達到驚人的91.2%和93.6%;西澳首府柏斯同樣站上歷史高位,十年增值55.6%。
Cotality澳洲研究主管歐文深入分析了驅動這一輪長期增長的關鍵因素,稱核心矛盾在於住房供需失衡,疊加歷史性低利率環境和持續改善的就業市場共同作用。
她特別指出,在疫情特殊時期,史無前例的降息舉措為房市註入了強勁動力。值得註意的是,阿德雷德、布里斯本和柏斯的快速增長主要集中在2020年後的疫情復蘇期。
而當前宏觀經濟環境繼續為房市提供支撐,4.1%的結構性低失業率配合穩健的工資增長,持續提振購房需求。
歐文分析稱,雖然2022年啟動的加息周期對房價形成壓製,但其影響程度遠不及借貸能力的大幅收縮。從各城市周期來看,悉尼市場在去年9月創新高後再度回調,而墨爾本、侯巴特和坎培拉自利率低谷見頂後始終未能突破前高。
澳紐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鄧克從供需基本面給出了專業解讀。
他說,我們發現一個明確規律,凡是人口增速超越住宅存量增長的區域,必然伴隨房價的強勢表現。悉尼已經躍升為全澳最難負擔的市場,入門級房產的激烈競爭不斷推高價格底線。相比之下,墨爾本因過去五年集中放量供應導致市場表現相對疲軟。而布里斯本和柏斯的房價則是因為人口快速增長與住房供應不足的結構性矛盾。
展望未來,歐文認為很難重現過去十年的增長態勢,可負擔性惡化已成為重要政治議題,政府希望看到增速放緩,加之不太可能回到新冠時期的超低利率,未來房價增長可能會更加溫和,不過不可預見的危機仍可能引發政策變化。(美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