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外郊無序擴張缺乏基本服務 需更好管理開發商需改觀念

【本報墨爾本訊】巴索亞每日往返於墨爾本西部外郊Truganina的家與東部邊緣的工作地點,耗時長達四小時。

四年前,巴索亞夫婦因追求更大、更實惠的住房,從墨爾本內東南部遷至更新的住宅區Mt Atkinson,他們被誤導相信,他們所購買的地區很快就會出現一個大型購物中心和火車站,步行即可到達。

不過現在該購物中心的開發商已退出,而當地火車站可能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建成,他需先送三歲女兒至托兒所,再前往9公里外的Caroline Springs火車站,盡管距離不遠,但平均耗時45分鐘,有時因道路施工甚至需1小時15分鐘。他感慨,這讓周邊居民生活頗為艱難。

巴索亞說,現在四年過去了,周邊仍無商店、醫療設施或托兒所,且依賴一條常造成交通瓶頸的農村道路連接公路,天氣良好時,前往最近商店需15至20分鐘,惡劣天氣則單程需45分鐘。

澳洲正面臨住房危機,政府致力於提高內城區和已建成地區住房密度。不過,外圍郊區仍在無序擴張,吸引了眾多年輕移民家庭。

專家們指出,這些郊區建設缺乏足夠規劃,居民常需等待數十年才能享受公共交通等基本基礎設施。

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教授紐曼批評城市擴張管理失敗,需要考慮密度和公共交通的重要性,應該一開始就在郊區建立公共交通。

此問題並非新難題。早在1969年,墨爾本建築師麥金太爾已指出無序擴張問題,不過,五十六年過去了,城市仍在無序擴張,西澳柏斯尤為典型,仍致力於提高已開發地區的密度。

紐曼認為,房地產開發商和各級政府需打破常規,建立夥伴關係,探索不同城市建設方式。外圍郊區的復興可通過中密度和高密度住宅實現,提高土地價值,促進城市發展和良好公共交通建設。

紐曼說,中高密度住宅能夠更有效地提高土地價值,促進週邊城市發展,建設良好的公共交通,但這並不在許多開發商的視線之內,他們認為只有低密度才能賺錢,打火石世界已經改變,我們現在也必須改變。

國家增長區聯盟代表所有州府城市外圍郊區人口的地方政府,其行政總裁克拉克強調說,外郊區是多元文化中心,擁有巨大潛力,但因缺乏基礎設施和服務而受阻,應該將外郊區視為受歡迎之地,並解決醫療、教育、體育、文化設施等缺失問題,以創造有價值、繁榮、愉快的社區生活,不能讓人們大批湧向新地區,卻得不到任何支持,也無事可做,這會導致社會凝聚力危機。(美麟)

分享 / Share :

[post-views]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