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紀念品是寶藏承載情感 專家支招如何收藏傳承

【本報悉尼訊】在我們的生活中,那些手寫的食譜、裝滿照片的信封、塵封的運動獎牌等物品,既是記憶的寶藏,也可能成為堆積的雜物。儘管我們很少重溫這些紀念品,但它們的情感價值卻難以割捨。

詹森博士是澳洲國家博物館首席館長,她強調家庭物品在傳承民俗中的重要性。她說,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一點寶藏,因為它具有力量和記憶,應該將這些紀念品和傳家寶置於家中顯眼位置,通過分享它們背後的故事,我們能夠體驗並傳承家族的歷史。停止談論這些物品會削弱我們與它們之間的聯繫,而當相關的人離世或物品丟失時,它們的故事也隨之消失,這些物品通過記憶將大家聚在一起,是物理方式儲存特殊記憶的寶庫。

在澳廣播公司(ABC)的一個節目中,很多分享了與紀念品背後的深刻情感聯繫。

馬切特講述了兒時收到總理霍克信件的故事,而米內特則佩戴著父親遇難後找到的戒指,以此紀念父親。這些故事讓我們意識到,物品不僅是物質的,更是情感的載體。

詹森說,可以對有珍貴記憶的衣物和珠寶等可穿戴珍寶進行再利用,這樣既賦予了它們新的生命,也保留了與過去的美好回憶。食譜、信件等珍藏品可以裝裱起來,讓其成為家中獨特的藝術品,讓這些珍貴的記憶能夠在家族中代代相傳。對於那些過大或與家中裝飾風格不符的物品,也可以從中獲取靈感,創作出新的藝術品,讓記憶以另一種形式得以延續。另外,可以使用傢俱來展示珍寶,使它們與家中的裝飾風格相融合。

她自己就在壁爐架上展示著她已故丈夫使用的咖啡機,她說看見咖啡機讓她想到了自己和已故丈夫過去的生活,這不是照片,而是真實存在的物品。

對於不再使用的物品,她建議我們捐贈或回收,既讓物品得到新的利用,也保留了它們帶來的美好回憶。

另外,詹森博士宣導「少而精」的整理理念,提醒我們在保留回憶的同時,也要考慮精簡生活空間,確保每件留下的物品都具有特殊的意義。(王傑)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