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涉大規模殺傷武器被拒簽證 五候選博士生四為中國公民

【本報布里斯本訊】在同學和同事眼中,朱小龍(音譯,Xiaolong Zhu)是一個和藹可親的年輕人,他在布里斯本安靜地生活和工作,從事大學科學研究工作,在災難發生時這些科技成果可以挽救生命。對他來說不幸的是,這不是澳洲政府對他的觀點。2020年,根據時任自由黨國家黨聯盟政府外交部長佩恩(Marise Payne)的決定,這位35歲的中國公民可能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直接或間接相關」,在這個國家不受歡迎。坎培拉希望他離開澳洲。朱小龍已向上法庭上訴,要求中止逐他出境的決定。

這種對峙暴露了澳洲政界,智庫和媒體的這個國家的戰略對手——由中國、俄羅斯、伊朗和朝鮮組成的所謂製造動亂軸心——的看法,竊取可從民用領域轉移到戰爭領域的軍民兩用技術的陰暗努力,而美國和整個西方的安全部門都在爭先恐後地這樣做。

越來越多的防堵中國獲得先進技術的目標是各大學的科學研究項目——懷疑它們可以為軍事應用研究的提供後門,而國防部門和政府運營的科研項目,通常沒有保護措施。

很容易看出為甚麼朱曉龍會被警告。他正在研究無人機的導航系統,使無人機能夠在沒有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的環境中執行搜索和救援任務;比如說,人們被困在一棟燃燒的建築物裡,衛星制導不起作用;或者一隊礦工被困在地下坍塌中,超出了GPS信號的範圍。

根據他向昆士蘭科技大學提交的博士論文,朱曉龍研發的無人機將能夠獨立進入,找到並可能幫助他們。

這所校園在布里斯本的大學,在澳洲大多數高校比評排名中進入前10,在國際排名中排名前200位,這位中國博士生堅持認為他的研究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無關。

雖然時任昆士蘭科技大學校長克萊貝(Helen Klaebe)在2020年承認,大型無人機可以「具有雙重用途」–民用和軍用,但她在為朱辯護時表示,他的研究項目使用的是重量不到2公斤的現成無人機平臺,而不是軍用級無人機。

但是,在接受Inquirer新聞網詢問的國家安全專家警告說,這種看法這沒有抓住重點,因為任何國家都在積極地在市場上尋求無人機武器的優勢,無論是否合法獲得。

事實證明,武裝無人機對烏克蘭戰爭中的雙方都具有致命效力,伊朗人上個月用它來轟炸以色列,以及德黑蘭支持的也門胡塞叛亂分子從動的2019年對沙特阿拉伯石油設施的毀滅性襲擊。隨著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高超音速武器系統和網路破壞的進步,無人機是21世紀未來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聯邦反對黨內政和網路安全發言人帕特森(James Paterson)說:「根本不需要任何想像力來理解為甚麼在拒絕GPS的環境中操作無人機會有軍事用途」,他曾擔任勢力強大的國會參眾兩院聯合情報和安全委員會主席。

他說:「這是無人機在軍事衝突中的經典案例,你希望能夠繼續使用它們進行監視,目標識別和偵察,當GPS網络被摧毀時,這在任何重大衝突中都極有可能。」

從廣義上講,朱曉龍符合外國研究生的形象,他可能會被接觸或增選參與到一個敏感的大學研究項目中,在這種情況下,他所屬的世界公認領先的昆士蘭科技大學機器人中心。這並不是說他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只是說他是澳洲政府認定他是一個「可能直接或間接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有關」的人。

朱曉龍2015年畢業於中國以技術為重點的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獲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他的母校是與北京軍工複合體緊密相連的精英大學「國防七子」之一。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指稱,據報道,在「國防七子」的中心僱用的學者中,有多達一半參與了國防科研項目。

澳洲一位觀察人士聲稱:「有(『國防七子』)血統的科研人員不被允許離開中國」,「通常會有附加這一條件,特別是當它涉及中國軍方或國家安全感興趣的領域的研究時——我不得不說,幾乎任何涉及無人機技術的事情都會接近這個名單的首位。」

關於這一令人不安的案件,還有很多未知之處。

朱曉龍2018年3月持標準的六個月旅遊簽證抵達澳洲,並於當年8月申請了學生簽證。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聯繫了昆士蘭科技大學或被招募參與博士課程,如果他別有用心,這是一個關鍵的領域。這是一些質疑者所持的眾多問題之一,該大學未能回答。

2019 年 10 月,昆士蘭科技大學校長克萊貝通知他,他已獲得澳洲科學院( CSIRO)屬下的 Data61 部門的博士獎學金,為期兩年,獎學會 75,192 元,外加該大學的學費補貼,以「幫助你獲得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然後,在 2020 年 10 月,內政部發出了一項嚴重通知,稱他的簽證申請被拒絕:在「不利資訊」出現後,他未能通過《移民法》規定的留學生簽證公共利益測試——這是佩恩或作為她外交部長的代表對涉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調查結果。政府「無法」提供解釋,包括做出決定的原因。

朱曉龍在行政上訴審裁處對這一決定提出質疑,結果敗訴,並在聯邦巡迴法院和家庭法院提起訴訟,法官伊根(Gregory Egan)於5月3日再度裁定他敗訴。朱曉龍的律師簡森(Dan Jebsen)表示,政府沒有向辯方提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調查結果的細節。

她說:「我們的情況是,應該告訴他為甚麼他被視為對公共利益構成威脅」,在上訴過程中的任何時候都沒有發生過這種情況。

伊根法官在判決書中敘述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調查結果如何受到內政部簽發的保密證書的阻礙。

法官說,行政上訴審裁處已向朱曉龍解釋說,有關文件「沒有說明」為甚麼他被拒絕簽證,「只是已經做出了決定」。個人知道自己被指控的權利(公開司法的本質)與國家安全的更廣泛利益之間的平衡是很好的,迄今為止,澳洲和國外的法院都堅定地站在後者一邊。

南十字星大學(Southern Cross University)的學者沃克-門羅(Brendan Walker-Munro)在發現了四個類似的案例。

包括朱曉龍在內的五起案件都涉及外國博士生——四名中國人,一名伊朗人——因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有關而被拒簽證。與朱曉龍案件一樣,沒有人給出理由。(南平)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