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新州吸蜜鳥繁殖計劃獲成果 人工養殖鳥野外成功誕後代

【本報悉尼訊】環保人士正在慶祝三隻罕見的吸蜜鳥(honeyeater)雛鳥的誕生,這是一項可能拯救該物種的繁殖計劃的結果。

19日,環保項目協調員透露,人工飼養的吸蜜鳥已經成功地與野生鳥交配,生出了小鳥。

據估計,野生的這種稀有鳴禽隻剩下250到300隻,每一次成功的繁殖都對這種瀕危物種至關重要。

負責繁殖計劃的悉尼塔龍加動物園(Taronga Zoo)於2021年10月在新州獵人谷的Tomalpin林地釋放了兩隻雌性吸蜜鳥。

後來,其中一隻雌鳥向西飛了134多公里,來到新州巴瑟斯特東北部的Capertee國家公園,在那裡它和一隻野生雄性在春天生下了兩隻幼鳥。

另一隻雌性在2023年底被發現與一隻野生伴侶生活在上亨特地區,此前它曾與一隻圈養伴侶孵出一隻野生小鳥。

這兩隻鳥是新州第一對由動物園繁殖的吸蜜鳥在野外誕下後代。

澳洲鳥類聯盟吸蜜鳥恢復協調員羅德里克(Mick Roderick)說,如果不是這樣,這兩個新爸爸可能就不會配對了,因為野生的雄心吸蜜鳥比雌性多。

他說,這正是我們在動物園繁殖放生項目中所追求的結果,今年春天,看到三隻動物園繁殖的雌性與野生雄性配對,它們分別來自Tomaplin林地的兩次單獨的放生,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愉快,尤其是當其中一隻成功地孵出兩隻小鳥的時候。

去年11月,為了配合春季繁殖季節,動物園又在藍山放生了14隻人工繁殖的鳥,希望進一步增加野生鳥群的數量。

到目前為止,新州共有140隻動物園繁殖的鳥類在該計劃下被放生。

繁殖計劃是新州政府的拯救我們的物種計劃、澳洲塔龍加保護協會和澳洲鳥類聯盟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項目。(蘇)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