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澳洲紀行——徒步海港大橋

悉尼的氣候很舒適,天氣又都很好,好到每逢周末就想出去走走,不然就辜負了這大好時光似的。所以當敏約我周六和一幫朋友去徒步海港大橋時,我忙不迭答應了。

敏是我在悉尼認識的心朋友,她開朗明快,善解人意。怕我和兒子不熟悉路線,她周六先來與我們會合,然後一起坐火車去指定地點集合。悉尼的火車和我們北上廣的地鐵一樣,是極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雖然車廂看起來有些老舊,運行卻極精確,不存在晚點誤點,因此很多上班族更願意坐火車通勤。

大約四十分鐘後,我們到達約定的火車站,與其他的人會合。組織者Stefni是個溫和少言的人,簡單和我們說了行程:先去參觀海關圖書館的大廳,去看悉尼城區的微縮景觀;再去看看當初英國人首次登陸悉尼的地方;接下來大家自由活動,午飯後一起徒步海港大橋,然後各自返回。

首站是海關圖書館。這是一座莊嚴高大的建築,室內裝飾得古樸莊重簡潔。室內帷幕低垂,燈光柔和,右側有個處理事務的櫃台,幾個工作人員在低頭忙碌著。兩邊是過道,過道兩側是各種主題閱覽室。

我們想看的微縮景觀就在大廳的玻璃地板下面。腳下錯落有致的迷你版現代建築群,讓我想起廣州北京路上的古道遺址,也是這樣,由玻璃覆蓋著,小心翼翼地保護著。不過這兒是當代人留存自己的成果,我們是後人保護先人走過的遺跡。

盤桓一番後我們出來,去海邊。眾所周知,澳洲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專門用來流放囚徒。所以有人說澳洲的白人大部分是警察和囚犯的後代,因此也被某些人群所輕視。這種優越感真和我們阿Q的“祖上曾經闊過”論調異曲同工。

十來分鐘後,我們抵達目的地。這是一片略顯殘舊的老房子,是首批登陸的英國人建造的。當時的澳洲還是草莽原始的狀態,土著人過著刀耕火種的日子,淳樸而蒙昧。英國人來了,他們在這裡建造房屋,在這裡居住,辦公,在這裡制定了一項項的政策,做了一個個的決定,強制開啟了澳洲的現代文明。

房子都是兩三層的公寓。紅色的磚牆被海風風雨侵襲,銷蝕得斑駁暗沉,看上去殘破得很。透過沿街的窗戶,可以看見房子裡面,各類家具一應俱全,布置得簡單舒適,如果忽視外牆,我會以為這只是普通的住宅。因為與我們現住的公寓房實在沒有太大區別。也難怪,距離英國人第一次登陸澳洲,也只過去了兩百多年,實在難說悠久。但是,歷史就是歷史,每一點每一段都需要珍惜呵護,需要銘記,好讓後人知道來處,借鑒短處,發揚長處。這樣,曾經的苦難才真正有了價值,承載這些故事的土地質感也才會更加立體豐富。湮沒、忽視和回避都是後人的輕慢與自欺欺人,是無知或膽怯的選擇。

已是正午,我們開始自行活動。我和敏找了一處陽光很好的台階,拿出午飯,坐下來邊吃邊聊。兒子今天很乖,吃著敏給他的菠菜雞肉卷,靜靜地打量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和敏聊著天,沐浴著冬日陽光,真是愜意。

下午一點鐘,我們開始上橋徒步。海港大橋也是悉尼的著名景點,距離 歌劇院不遠。第一次來時初領風姿,只是當初驚艷於歌劇院太甚,未及細細品味,不能說不遺憾。這次,決計要細細端詳,慢慢欣賞。

遠遠望去,黑色鐵橋臥於碧藍的海灣之上,形如彩虹,身姿曼妙卻又疏闊峭拔,可謂亦柔亦剛;與不遠處浮在海面的歌劇院遙遙相對,一黑一白,硬朗圓融,參差對照,交映生輝。猶如兩位風格迥異,卻又惺惺相惜的佳人,互相激賞,卻又不交一語,遠遠地對望著,各自美麗著。

上了橋,則又是一番氣像,大橋宏偉的陽剛氣質更明顯,玄鐵般的黑色橋體冷峻凝重,似乎隱隱錚錚作響,仿佛蓄勢待發的戰士。行至橋中央,抬眼望,鋼筋鐵骨的橋梁軒昂高闊,如穹頂般籠罩海面。橋面上汽車呼嘯而過,橋身也隨之嚶嚶而鳴,躍躍欲動。讓我都有一種縱馬揚鞭馳騁疆場的感覺。

午後的陽光溫暖和煦,微風輕拂,橋下的海水幽藍清澈,如晶瑩剔透的翡翠,美得讓人沉醉。水面上快艇、游輪、帆船不時駛過。船身過處,激起的水花一漾一漾地,久久不肯消散,仿佛執意要給這幅美麗的藍緞子鑲上白色花邊,真是頑皮有趣。不過在這片海灣,歌劇院始終是最耀眼的存在,讓你無法忽略。無論你注意力在哪裡,她總會把你的目光吸引過去,讓你轉不開眼。在盈盈碧波,粼粼波光中,她宛如一捧寧靜瑩然而又耀眼的蓮花,潔白無瑕,嬌俏婉約,好比臨水顧盼的絕色佳人,風姿綽約,過目難忘。猶記得在歌劇院腳下近面仰望時,只覺威嚴雄壯,宛如君王雄踞,不怒自威;遠望海灣大橋,則見橋體身量纖纖,靈動跳脫,顧盼於碧波之上,如欲飛升的仙子。

歌劇院、海港大橋,這兩座都堪稱獨一無二的建築,卻這般相似:都是近看雄偉端凝,如偉岸男子;遠觀娉婷多姿,似曼妙佳人。亦陰亦陽,亦動亦靜,幻真幻影般,與以往所見的建築都不相類。

有人說東方的美與書畫相關聯,所以飄逸空靈,重在神韻;西方的美與雕塑相關聯,所以凝重精細,重在質感。似乎有一定道理:我們的建築,無論端莊威嚴,還是恬淡精巧、寫意曠達,都如牆上的畫,是凝成的藝術。無論是遠是近,整體氣韻都是一致的。就算內部結構再復雜,呈現的都是同一種氣質;而西方的建築,無論是眼前的歌劇院、海灣大橋,還是我日常見的獨立房屋、大廈都是動態的設計,角度不同,意態也各異。不過以這兩座為最典型罷了。

橋的長度是503米,可是我們邊走邊看,邊看邊聊,全程耗時了一個多小時。下橋時日已偏西,金色的陽光照在水面上,閃閃爍爍,如躍動的碎金。海岸邊的斜坡上綠草如茵,不時可見一大叢一大叢的天堂鳥花盛開著,熱烈而又矜持。大家都有點累了,選了一塊陽光下的草地,坐下來,休息,喝水,閑聊,一起分享帶來的水果,也分享著一些趣事,開心愜意極了。天氣晴好,美景如斯,有些人浪漫情懷大發,商量著不如再遲一點回家,留在這裡看落日。真是好主意!可是我看著邊上的兒子,覺得還是現實點吧:我們可要在日落前到家。果然,在火車上,他就睡著了。看他香甜酣睡的樣子,我知道,夢一定是極美的。

作者:Connie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