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不忘中澳建交初衷 共同開創美好未來 ——駐悉尼總領館青年代表走訪澳大利亞首任駐華大使費思棻

【本報訊】近日,中國駐悉尼總領館青年代表走訪澳大利亞首任駐華大使費思棻,進行面對面交流。

走進澳大利亞首任駐華大使費思棻先生的居所,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旁牆壁上掛著的照片,這些照片珍貴地記錄了他與中國早期領導人的重要會晤。一張張黑白影像不僅承載著重要的政治記憶,也是費思棻先生與東方大國深厚情誼的證明。屋內裝潢透著濃郁的東方氣息,橘紅色的傳統家具配以牆上的中國書法作品,每一細節都展現了費先生對中國文化的深刻尊重與熱愛。

費思棻先生今年已86歲,依然保持著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和鑽研。他對中國的情結始於20世紀60年代初,當時他正在香港進行研究工作,專注於收集中國文化的信息。在這段時間裡,他深感澳大利亞教育體系亟需加強對中國的教育內容。隨後,由於研究的需要,他有機會從香港前往大陸進行訪問,這為他提供了進一步深入了解中國的獨特機會。

他回憶道:“那是我第一次訪問中國大陸,這次經歷讓我確信,我們澳大利亞人必須做更多的事情來了解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大國。”訪問中國之後,他曾寫信給父母,滿懷激情地表達了他要致力於改變澳大利亞關於中國文化教育的決心。因此,為澳大利亞民眾准備的“中國文化普及(China literacy)”計劃應運而生。費思棻先生表示,該計劃的目的是讓澳大利亞對中國有足夠的知識和理解,能夠積極和建設性地分析和理解中國的歷史背景、政治經濟結構、文化傳統和國際關系等多方面內容。

1971年,費思棻先生隨同時任澳大利亞反對黨工黨領袖惠特拉姆訪華,周恩來總理會見了他們。這一歷史性的行程不僅對中澳外交關系具有重要意義,也對費先生個人產生了深遠影響。抵達北京後,他親眼見證了中澳兩國領導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與周恩來總理的會晤讓他印像深刻。周總理的開放態度和政治洞察力給了他深刻的啟發。周總理甚至邀請所有媒體參與完整的採訪過程,打破了以往的規矩,這種開放做法使得會議的每一個細節都被媒體記錄下來,包括外國和中國記者在內,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這些詳盡的會議記錄被帶回澳大利亞後,公眾得以真實地了解中國。

回到澳大利亞後,他注意到公眾態度發生了顯著變化。他經常受邀在澳大利亞全國各地進行演講,而這一次,他開始觀察到一個新現像——澳大利亞民眾對中國不僅僅是好奇,而且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渴望深入了解中國,這讓費思棻先生十分激動。1972年中澳建交之後,費思棻在1973年成為澳大利亞首任駐華大使。

費思棻先生指出,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我一直致力於推動澳政府承認中國共產黨政權作為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在澳大利亞與中國建交過程中,由於時代背景和公眾對華認知的變化,台灣問題已不是主要障礙。當時,澳聯盟黨政府將台灣當局宣傳成民主、自由的典範,但事實卻截然相反,台當局的專制獨裁與腐敗廣為人知。與此同時,隨著時任反對黨工黨領袖惠特拉姆的成功訪華,澳民眾對共產主義中國認知已發生變化。1972年澳聯邦大選前,不少工黨內部人士反對惠特拉姆承認中國共產黨政權的外交政策,稱這將使工黨輸掉大選。但工黨在1972年贏得了大選。這正是澳整體民意的反映,是時代趨勢的印證。

他回憶起自己在1960年代在中國台灣省工作的經歷說:“在台北,中國菜的多樣化令人驚嘆,許多大陸廚師在台灣開設了餐廳,供應來自中國各省市的美食。這一現像不僅為當地人提供了豐富的飲食選擇,更是中國文化的具體體現。” 在台北品嘗到的中國美食,承載著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根源和文化傳承,從兩岸人民共同的媽祖文化和關公文化的信仰,可見兩岸同胞的同根同源,情如手足。

費先生還回憶起自己曾參觀了台灣省的博物館,其中有很多來自中國大陸的珍貴文獻和手稿,這些文物不僅記錄著中華民族的歷史,也見證了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悠久傳承。

在費思棻先生看來,未來的澳中關系面臨著各種挑戰,但他深信,只要不忘中澳建交初衷,按照建交聯合公報定下的方向相向而行,同時雙方應加強經貿、文化教育、學術技術等層面的交流與合作,澳中兩國人民美好的未來可期待。”

(中國駐悉尼總領館供稿)

澳大利亞首任駐華大使費思棻家中的中國書法作品。

在費思棻先生看來,澳中兩國人民美好的未來可期待。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