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進圖書館應“管”住自己

圖書館是人類智慧的寶庫,是讀者閱覽圖書、學習知識、獲取信息以及參與圖書館活動的公共文化場所。樹立公共意識,共同營造舒適安靜的閱讀環境是每個讀者應盡的責任。在這裡講究禮貌公德,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文化素養和氣質。
我們進圖書館,看看以下四個字做得怎樣吧:
美——衣著是否整潔得體,盡量不穿背心、拖鞋入館;圖書館是人員較密集的公共場所,盡量避免帶病進入圖書館,打噴嚏、咳嗽時應捂住嘴鼻,以免影響他人。
靜——進入圖書館走路要輕,入座起座要輕,翻看書刊要輕。在圖書館,應將手機及其它電子產品調整為無聲,不應撥打、接聽手機。保持安靜閱讀,遇到熟人可以使用點頭、微笑的方式打招呼,不可高聲談話,如需交談,請移步到閱覽室以外。
淨——愛護圖書館、閱覽室的桌椅、設備等公物,不隨意刻畫、破壞。愛護書刊,不隨意塗畫、做記號、撕頁、折角。保持館內環境衛生,不攜帶食物入館,不亂扔紙屑,離開時清理好閱覽桌面,將紙屑等垃圾帶走或投入垃圾箱。
敬——尊重知識產權,合理復制和使用文獻,少量取閱書刊,閱後再取。自助借還圖書人較多時,安靜地自覺排隊等候。閱覽過程中,如遇無法自行解決的問題,有禮貌地咨詢圖書管理員。一人一座,不占座,按位就坐,需坐在他人旁邊空位時,應有禮貌地請問旁邊是否有人。借書時如與他人同時看中同一本圖書,應互相禮讓,急需者先借。
我國古代文人對藏書館珍視如寶。《清波雜誌》記載,唐代宰相杜暹在家中藏書的末頁題句:「清俸買來手自校,子孫讀之知聖道,鬻及借人為不孝。」明朝的唐堯臣,也在藏書印上「借書不孝」的字樣。常言道「不孝有三」,在藏書家眼裡,不孝又多了一項新內涵。外借書籍都成了不孝行為,固然有些誇張,我們卻可以看出文人對書籍的深厚感情。明朝範欽的藏書樓天一閣,堪稱中華最古老的圖書館。他在生前就定「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的族規,若後人擅自借書,三年內不得參與家祭,其嚴苛程度堪稱藏書人之最了。
當然,也有窮書生偷書的行為發生。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偷書事件,說來令人捧腹。孔乙己說:“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彼時孔乙己漲紅了臉,也表示他對偷書這個事情感到不光彩,只不過這件事情不是不可原諒,偷書是為了讀書,讀書一件高尚的事情,孔乙己固執地認為,雖然我偷書了,但我不是為了錢,我是為了讀書,所以這不能算偷,最多算是竊書。
總之,我們進圖書館,既要知書之寶貴,又要守看書之規矩,管好自己,利於社會。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