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占士邦與讀者西澳互動遊特別版之景點介紹 (9)

20. 海洋活化石湖: 西提斯湖Lake Thetis

西提斯湖是西澳中西部地區的一個鹽湖。該湖位於小鎮塞萬提斯的東部,距印度洋內陸2公里. 這個湖是世界上僅有的幾個有活體海洋疊層石的地方之一。提斯湖疊層石呈現出不同尋常的柱狀分支。這些狹窄、間距緊密、幾乎平行的柱狀岩石在現代疊層石中極為罕見。

在疊層石旁邊,各種各樣的底棲微生物群落,如藻席,棲息在湖泊的不同層。其中一些藻席與疊層石有關,而大多數藻席局限於一個特定的區域,如高前濱區、飛濺區或湖心盆地。湖水呈鹼性,營養不良,但為底棲微生物群落提供了理想的環境。湖中有一些小魚類、片腳類動物和少數適應高鹽環境生活的甲殼類動物.

疊層石群落受到營養物質富集和物理破碎的威脅。目前正在撰寫一份臨時恢復計畫,該計畫將為未來幾代人進一步保護這個極具價值的社區提供方向.

12.5億年的海洋活化石Stromatolites疊層石(生物岩)

Stromatolites疊層石,是層狀沉積地層(微生物岩),主要由光合微生物如藍藻、硫酸鹽還原菌和假單胞菌(以前的變形菌)產生。這些微生物產生黏合劑,將沙子和其他岩石材料粘合在一起,形成礦物“微生物墊”。反過來,這些墊子一層一層地堆積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增長。疊層石可以長到一米或一米以上。雖然疊層石化石在今天很罕見,但它們提供了地球上古代生命的記錄。

疊層石表現出多種形態和結構或形態,包括錐形、層狀、圓頂、柱狀、和分枝類型疊層石在前寒武紀的化石記錄中廣泛存在,但在今天已經很少見了太古代疊層石中很少含有微生物化石,而元古代疊層石中有時含有豐富的微生物化石.雖然一些疊層石的特徵提示生物活動,但其他疊層石的特徵更符合非生物(非生物)沉澱尋找可靠的方法來區分生物形成的疊層石和非生物疊層石是地質學研究的一個活躍領域。儘管如此,在一個局部地層或地質地層中可能存在多種形態的疊層石,這與發生在不同區域、不同水深的特定條件有關。

西澳鯊魚灣的哈默林池海洋自然保護區就是這樣一個可以觀察到優秀現代標本的地方。另一個地點是智利的Pampa del Tamarugal國家保護區。第三個是位於巴西北格蘭德州(裡約熱內盧Grande do Norte)的薩爾加達湖(Lagoa Salgada),在那裡可以觀察到現代疊層石既是生物礁(圓頂型)又是層。在墨西哥沙漠中獨特的生態系統Cuatro Ciénegas Basin和墨西哥東方盆地的馬爾湖Alchichica湖的鹽水中也可以發現內陸疊層石。唯一已知的現代疊層石繁榮的開放海洋環境是巴哈馬的埃克蘇馬礁,冰川國家公園四葉組前寒武紀疊層石化石,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海倫湖附近的疊層石化石, 納米比亞西南部紮裡斯山脈古代的血栓-疊層石. 伯利兹和土耳其等. 另一種非常罕見的非湖棲疊層石生活在新南威爾士州Jenolan Caves的蕁麻洞裡藍藻菌生活在石灰岩的表面,靠富含鈣的滴水維持生命,這使它們能夠向洞穴的兩端生長,這兩端提供光線。

在休眠火山甘比爾山的藍湖和至少8個天然井湖,包括南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小藍湖,都發現了由方解石組成的疊層石。

疊層石是地球上最早生命形式的化石記錄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們在12.5億年前達到頂峰,隨後數量和多樣性下降,所以在寒武紀開始時,它們下降到峰值的20%。最廣泛支持的解釋是疊層石建造者淪為食草動物的犧牲品(寒武紀基底革命);這一理論表明,足夠複雜的生物在10億年前很常見。另一種假說認為,原生動物(如有孔蟲)是造成這種下降的原因,通過微觀生物擾動有利於血栓的形成,而不是疊層石的形成.元古代疊層石微化石(通過矽的永久化保存)包括藍藻和一些形式的真核葉綠素(即綠藻)。在地質記錄中很常見的疊層石屬之一是疊層石。

21. 尖峯石陣 Pinnacles

尖峰石陣是西澳塞萬提斯鎮附近的南邦國家公園內的石灰岩地層。該地區有數千個風化的石灰岩石柱。一些最高的尖塔高達3.5米,高於黃沙基地。不同類型的岩層包括一些高過寬的,類似於圓柱——這就暗示了“小尖塔”的名字—而另一些則只有一米左右的高和寬,類似於短墓碑。在許多塔尖上可以觀察到交叉層理結構,在石灰石層形成過程中,由於盛行風的變化,沉積的沙子的角度突然改變。當鈣質混凝土覆蓋層比下面的石灰石層更硬時,就會形成頂部類似蘑菇的尖頂。相對較軟的下層風化和侵蝕速度比上層快,在尖頂留下了更多的物質。

因為氣候炎热幹燥,再過50年尖峰石陣將會消失

尖峰石山石灰石的原材料來自早期海洋生物豐富的貝殼。這些貝殼被分解成富含石灰的沙子,被吹到內陸,形成高的流動沙丘然而,這些原材料形成尖峰石陣的方式是有爭議的。提出了三大理論:

第一種理論認為它們是塔馬拉石灰岩的溶蝕殘留物,也就是說,它們是廣泛的溶蝕風化作用(岩溶作用)的結果。集中溶液形成小型溶蝕窪地,主要是溶蝕管,隨著時間的推移,溶蝕管逐漸擴大,形成峰頂地形。一些尖頂為膠結的空隙填充物(微生物岩和/或重新沉積的砂),它們更能抵抗侵蝕,但溶蝕仍然是尖頂發育的最後因素。

第二種理論認為,它們是通過保存埋在沿海風成岩中的樹木模型而形成的,在風成岩中,樹根變成了地下水管道,導致了硬化(硬)鈣質混凝土的沉澱。隨後風積岩的風蝕使鈣質混凝土柱暴露出來。

第三種觀點認為,根據世界其他地區形成更小“根鑄”的機制,植物在尖峰石柱的形成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當蒸騰作用將水分通過土壤引到根部時,營養物質和其他溶解的礦物質流向根部——這個過程被稱為“質量流”,如果到達的營養物質的數量超過植物生長所需的數量,這個過程可以導致營養物質在根部表面的積累。在沿海的風沙中含有大量的鈣(來自於海貝殼),水向根部的移動會驅動鈣流到根部表面。這些鈣在根部週圍高濃度積累,隨著時間的推移轉化為鈣結礫石。當根死亡時,根所占據的空間隨後也被一種碳酸鹽物質所填充,這種物質來自於根的前組織中的鈣,也可能來自於通過這些結構的水浸出。儘管在南非的根鑄形成中已經提供了這種機制的證據,但仍需要證據來證明它在尖峰石柱形成中的作用。

以上是有關這次旅行中西澳景點最後一期介紹。在結筆前再次感激大家的愛戴和支持, 由至尊旅遊主辦 ,澳洲新報協辦的「西澳柏斯互動旅遊(二)」訂位取得非凡的成績, 兩個出發日期接近一百個名額經巳全部售罄。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