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60萬留學大軍 自嘲「海歸廢物」

【本報訊】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中國「海歸」回國求職率攀升,在激烈競爭下,起薪太低、薪資賺不回學費、找不到理想工作、年齡漸長等是這些留學生的迷茫與焦慮,他們自嘲是「海歸廢物」,還成為最近的流行語。社交平台上,一個名為「海歸廢物回收互助協會」的群組,一舉衝上該平台的熱門小組榜。
自媒體報道,疫情突然席捲全球,這不僅讓眾多理應待在美國校園內汲取知識的同學被迫上起了線上課程,也打擊了計畫留美就業的學子們一個措手不及。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當時中國海外留學生約有160萬人,許多應屆生放棄了深造或在當地積累工作經驗的計畫,回國就業成為首選,海歸就業競爭開始變得更加激烈。
而這種由內捲和疫情所帶來的競爭壓力,今年也依然沒有獲得緩解。全球職業發展數據庫WokSop發布的「2021留學生歸國求職意向調研」顯示,去年中國留學畢業生已達80萬人,今年希望返回中國就業的海外留學生相比去年數量增加了48個百分點。
調研數據還顯示,海外留學生更願意在中國國內區域經濟水準發達、基礎設施完備、國際化程度高的一線與新一線城市發展和就業。北京和上海兩座城市是大多數人的首選,其次是深圳、廣州。在這樣的內外因素共同驅使下,就出現了「海歸廢物」這樣的自嘲稱呼。
連房租也需要家人補貼
大批留學生回到中國,在影音書籍社交平台「豆瓣」創建了「海歸廢物回收互助協會」小組,人數隨之猛漲,目前小組已經有3萬名成員,吐槽失學失業、工作生活不盡如人意者占大多數。
一名26歲的海歸女孩劉夢,大學念的是985高校,在「亞洲第一」南洋理工大學留學,但去年回國求職時,她遭遇了少有的困境,30多封求職拒絕信占滿了她的電子郵件頁面,全都來自媒體公司,好不容易她成為了一家媒體公司的正職員工,但每月人民幣七、八千的薪資不足以應付她的日常開支,連房租也需要家人補貼。
而劉夢的一個朋友則在澳洲留學,每年的學費和生活費加起來總共高達人民幣60萬,由於澳洲多為二到三年學制,總花費超過人民幣100萬。回國之後,在南方找了一份稅前人民幣8000元的工作,但薪資根本賺不回付出的高昂學費。
boss直聘研究院表示,留學生適合有國際業務、跨文化需求、對語言能力要求高的工作,像互聯網技術崗位和金融業都比較樂於招募海外名校畢業的學生。可是一旦每年增長海歸的人數超過了這些崗位的需求,就意味著會有大部分的留學生,不得不流向沒有留學需求的崗位。

上述研究院指出,普通海外高校的留學生,如果缺乏亮眼的成績和扎實的專業技能,單憑留學生身分,可能比不過國內的雙一流高校畢業生,且對市場和行業現狀不熟悉、求職缺乏目標性,是留學生的一大劣勢。
新京報指出,當留學規模日漸擴大、就業市場逐漸成熟,海歸身分不再是「不證自明」的求職敲門磚,那些自以為歸國後就能自動獲得高起點、從此走向人生巔峰的邏輯,已經不再適用。現在企業更多是基於公司發展和現實需要,綜合評估應聘者的能力進行抉擇,而不會因為一個海外文憑就「高看一眼」。
而對於留學生返回中國入職收入與巨額學費出現極大「失衡」的問題,新京報提醒,學生和家長要做好預期管理,校正過高預期,在清醒、理性評估之後再做決定,而不是頭腦一衝動就盲目留學。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