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悉尼大學語言研究中心主任恩菲爾德教授領導 研究表明全世界的人類都喜歡幫助別人

【本報訊】由悉尼大學語言研究中心共同主任尼克-恩菲爾德教授領導的一項全球研究表明,人類在其社會群體中幫助他人的傾向是普遍的。
關於人類合作能力的新研究發現,在內心深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比你想像的更相似。
發表在《自然科學報告》上的這項研究發現,從英格蘭、意大利、波蘭和俄羅斯的城鎮到厄瓜多爾、加納、老撾的鄉村以及澳大利亞各地的原住民國家,在我們日常互動的微觀尺度上,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傾向於在需要時幫助他們親密的社會圈子裡的其他人。
悉尼大學的尼克-恩菲爾德教授說,我們對相互幫助的依賴是恆定的,他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助理教授喬瓦尼-羅西一起領導了這項研究。
該研究發現,在日常生活中,平均每兩分鐘17秒就會有人發出需要幫助的信號(例如,傳遞餐具)。在所有的文化中,這些小小的援助請求得到滿足的頻率是被拒絕的七倍。
恩菲爾德教授說,在極少數情況下,如果人們真的拒絕,他們會解釋原因。 這種在需要時幫助他人的人類傾向,以及在無法提供這種幫助時的解釋,超越了其他文化差異。
這項研究是一項比較性的觀察研究,基於廣泛的實地工作和對一組地理上、語言上和文化上不同的實地地點的日常家庭/鄉村生活中的社會互動的視頻記錄的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的重點是家庭或鄉村生活中密切和持久的社會關係,而不是與陌生人或在更正式的場合(工作場所、企業、購物)。他們也沒有研究大的要求,如借出大筆的錢。研究的重點是小型的、普遍存在的低成本請求,如傳遞物品、幫助製作食物或移動重物。這些請求會立即得到滿足。
研究人員在五大洲的家庭和非正式環境中識別並分析了一千多個請求事件。他們從日常生活的視頻記錄中提取了這些事件,這些人包括家庭、朋友、鄰居,代表了八種不同的語言和文化: Cha’palaa(厄瓜多爾北部)、老撾(老撾)、Murrinhpatha(澳大利亞北部)、Siwu(加納東部)、英語(英國/美國)、意大利(意大利)、波蘭(波蘭)和俄羅斯(俄羅斯)。
研究人員說,鑑於不同文化的人們在如何分享資源方面的已知差異,這些發現可能顯得令人費解。例如,印度尼西亞拉馬勒拉的捕鯨者在分享大量漁獲物時遵循分配規範,而坦桑尼亞的哈德扎牧民則因擔心產生負面的流言蜚語而更多地分享食物;或者,儘管肯尼亞較富裕的奧爾馬村民被期望為道路項目等公共產品付費,但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格瑙人的這種提議可能會被拒絕,因為它們會產生一種尷尬的回報義務。
研究人員指出,像這樣的文化差異有時會給我們對人類合作和慷慨的理解帶來挑戰。我們關於分享和幫助的決定是否由我們成長的文化決定?還是人類天生就很慷慨和樂善好施?
這項新的全球研究發現,當我們放大社會互動的微觀層面時,文化差異大多消失了,而我們這個物種在需要時給予幫助的傾向–在家庭和朋友之間–變得普遍可見。
人們會經常遵守小的援助請求並不是必然的:文化規範、相對權力、親屬/非親屬關係和情景因素原則上可以使人們更容易說 “不”,甚至對小事也是如此,但這不是我們所發現的。
人們確實拒絕和忽視了一些小的請求,但比他們遵守的頻率低得多(平均遵守79%,拒絕10%,忽視11%)。
對援助的小請求的頻率並不一致地高:在以任務為中心的活動(如做飯)中頻率較高,平均每1.7米/102秒有一個請求,而在以談話為中心的活動(為談話而談話)中頻率較低,平均每7.7米/462秒一個請求。
某些語言的使用者/某些文化的成員(例如,澳大利亞北部的Murrinhpatha人)確實比其他人更容易忽視請求,但最多只有大約1/4的時間(26%)。
忽視更多並不意味著拒絕更多。例如,Murrinhpatha人的拒絕率與平均水平一致(10%)。
拒絕理由的高頻率(74%)表明,人們 “有條件”地拒絕給予幫助;另一方面,遵守理由的低頻率(4%)表明人們 “無條件”地給予幫助。

尼克-恩菲爾德教授的簡介照片。(悉尼大學官網)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